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基于PCT的中国专利申请译文准确的重要性,技术效果对专利审查结论的影响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4-03-20 13:48:06 浏览:



今天,乐知网律师 给大家分享: 基于PCT的中国专利申请译文准确的重要性,技术效果对专利审查结论的影响。



基于PCT的中国专利申请译文准确的重要性


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一百一十七条规定,对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权利要求书存在译文错误的情况,由于译文错误,致使保护范围超出国际申请的原文所表达的范围的,以依据原文限制后的保护范围为准;致使保护范围小于国际申请的原文所表达的范围的,以授权时的保护范围为准。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如果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权利要求书译文存在错误,那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可能会受到限制,进而增加了可能不构成侵权的风险。

然而,对于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说明书译文存在译文错误的情况,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均没有明确的规定。

尽管这种错误可能不会影响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但如果该专利在专利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可能会对案件的判决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确保基于PCT的中国专利申请中说明书译文的准确性也非常重要。

一起专利无效的行政诉讼案中正好碰到这种情况,第三人(原无效请求人)利用证据A(基于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授予的专利)中的实施例1来质疑专利权人的产品权利要求是否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原告(专利权人)在诉讼过程中研究证据1时发现,在证据1的PCT公开文本中实施例1使用的溶剂为“warm toluene(热甲苯)”(在无效程序中并未发现该问题),但在证据1(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授权文本)中该英文被错误翻译为“热甲醇”。

于是原告主张,由于该译文错误导致本领域技术人员依据证据1的实施例1所公开的制备方法无法获得实施例1所声称的产品。

针对该案件,法院判决指出,专利审查指南第三部分第二章3.3节规定,对于以外文公布的国际申请,针对其中文译文进行实质审查,一般不须核对原文;但是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具有法律效力,作为申请文件修改的依据。

也就是说,PCT国际申请文件是中文译文文本具有法律效力的修改依据。

尽管对于译文错误导致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无法复现没有具体规定,但结合上述规定以及由相关规定得出的指导原则,对于译文错误导致说明书中记载的内容无法复现可以按照以下方式处理:

如果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错误的译文无法实现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且译文的正确与否将严重影响或决定到技术方案的存亡时,就有必要依据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进行核实并与国际申请日时记载的译文原文进行判断是否能实现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方案。

最终,针对本案,法院判决指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复现证据1的实施例1时,是能判断出“热甲醇”是一个较为明显的错误,或者能判断出存在前后不合理之处,此时,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或者有理由基于证据1的著录项目去寻找核实证据1的实施例1的英文原文记载的内容,从而基于原始提交的国际申请文件中包含英文“warm toluene”的实施例1来进一步判断证据1的实施例1记载的技术方案是否能实现。

从以上案例的判决可以看出,基于PCT申请的专利申请作为专利无效和行政/民事诉讼的证据时,如果其说明书存在译文错误且该错误可能会对判决产生影响,那么可以尝试依据原始PCT国际申请文件进行澄清和解释。

然而,由于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对于基于PCT申请授予的专利权中说明书译文存在译文错误的情况均没有明确规定,因此这种澄清和解释在以后的专利无效和行政/民事诉讼中是否均能够被接受是不可确定的。

因此,在PCT申请进入中国国家阶段时确保中文译文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


技术效果对审查结论的影响


创造性三步法简想必每个代理人脑海里立即浮现出的是《专利审查指南》中描述:“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是否显而易见,通常可按照以下三个步骤进行,(1)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2)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3)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

在三步法的第三步、判断是否显而易见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考虑的是发明是否取得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如果有这样的效果,在创造性争辩过程中也会容易不少。

相信发明人从内心里应当也是希望其发明具有良好的、众多的技术效果的吧。

然而在审查过程中,审查员通过检索往往会找到相同技术领域、并且技术问题与技术效果接近的对比文件。

当说明书中的某些“技术效果”的记载被对比文件提及,对审查过程结果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如果对比文件“不幸”公开了本申请在某一方面取得的技术效果,是否会导致审查员认为本申请是“显而易见”的呢? 案例一:

本申请:本发明涉及一种含多孔金属碎片的人造大理石及其制造方法。

所述人造大理石包括由热固性树脂制得的人造大理石基体和具有孔结构的金属碎片。。。。。。根据本发明所述的人造大理石包括分散在热固性树脂基体中的带孔(闭孔或开孔)金属碎片(这里也称为发泡金属碎片)。

通过使用发泡金属碎片,可以解决表面碎片剥离的问题,可以减少所述人造大理石的重量,并且所述金属颗粒可均匀地分布在整个人造大理石中。

对比文件1:本申请涉及一种人造石英石,其含有纤维1~25%。。。。。。金属片0~5%。。。。。。在制造过程中加入纤维,可以使石英石具有更强的抗断裂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曲强度。。。。。。本发明中,金属片用于使人造石英石具有各种美观的视觉效果。。。。。。

对比文件2:本申请涉及一种生产可发泡或发泡金属颗粒、部分或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于生产航空发动机、机器、汽车和飞行器等的部件和结构元件的多孔金属体,在这些应用中需要高比强度和刚性、能量吸收、热绝缘。。。。。。减轻重量。。。。。。以及完全的环境相容性等。。。。。。

审查员认为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碎片具有多孔结构,关于该区别,审查员认为对比文件2公开了将多孔金属碎片用于降低制品重量的技术特征,并且该特征在对比文件2中所起的作用与其在本发明中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起的作用相同。

因此,审查员认为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对比文件2以获得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

经过两次OA之后实审审查员驳回了本申请。

复审过程中,合议组认为,对比文件1清楚地公开了将纤维加入材料改善了抗断裂强度、抗压强度和抗弯曲强度,将碎片添加至组合物是为了获得改善的美学视觉效果。

并未记载需要解决与产品重量相关的技术问题。

并且,对本文文件1的几个制造实施例都公开了其制备工艺包括真空振动压制等步骤,以制得成品高密度超硬人造石英石板。

对比文件1并不存在驳回决定中所述如何降低制品重量的技术问题。

对比文件2公开的多孔金属体可以减轻制品重量,然而对比文件2并未提及所述多孔金属体可以用作人造石的组分。

在人造石中加入多孔金属体也并非本领域公知常识,因此,本申请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2的组合具备创造性。

最后结果:本申请获得专利权 。

案例二:

本申请: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无定形图案的人造大理石,人造大理石包括基质部分和图案部分。。。。。。用于形成图案部分的这些树脂在硬化过程期间会比基质进行更多的收缩,并且,作为结果,可能发生如上所述的中凹现象。

此外,图案部分的比重低于基质的比重,以至于图案部分在硬化过程期间将迁移至人造大理石的上方部分或区域。。。。。。形成图案部分的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包括无机填料。

添加所述无机填料有助于提高图案部分的比重,减少固化时的收缩率使得接近基质。

但是需要在不影响透明度的基础上添加最少量。

根据本发明的所述具有透明无定形图案的人造大理石不会出现图案部分低于表面的现象从而平滑度相同,不会出现在图案部分和基质部分的界面处发生裂纹的中凹现象,并且具有更加自然的三维立体图案。

对比文件1: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无定形团的人造大理石,包括基质和大理石碎片形成的图案部分的比重为1.50-1.67。。。。。。

审查员认为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1的区别在于,权利要求1公开了树脂组合物还包括无机填料,基于该区别技术特征,本申请实际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高图案部分的比重并保持良好的透明度。

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通过添加无机填料提高图案部分的比重是本领域的惯用手段。

因此,审查员认为在对比文件1的基础上结合公知常识以获得本申请的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显而易见的。

经过一次OA之后实审审查员驳回了本申请。

复审过程中,合议组引用了书籍作为公知常识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人造大理石的制备方法很多,主要组成是胶黏剂和填料等。。。。。。人造大理石的填料主要是无机填料,改造大理石的性能,可以通过采用新的填料、改变填料比例、填料细度、和改进颗粒表面状态。。。。。。”。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无机填料作为制备原料。

此外,对比文件1页记载了“为了将大理石碎片的比重提高到基质的比重,可以向制备大理石碎片的配制物中加入无机填料,然而这样的填料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其透明度会降低”。

因此,合议组认为,尽管透明度会降低,但是对比文件1仍然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添加无机填料,而为了避免所提及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会通过有限实验对用量进行调整。

因此,本申请相对于对比文件1和公知常识的组合不具备创造性。

最后结果:申请人放弃了本申请。


从审查意见通知书看专利申请不授予专利权的情形


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审查员会依照专利法第五条第1款的规定,审查专利申请所涉及的发明创造是否违反了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了公共利益。

发明创造与法律相违背的,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专利审查指南中特别提到:“例如,用于赌博的设备、机器或工具;吸毒的器具;伪造国家货币、票据、公文、证件、印章、文物的设备等都属于违反法律的发明创造,不能被授予专利权。

发明创造没有违反法律,但是由于其被滥用而违反法律的,则不属此列,例如,用于医疗的各种麻醉品、镇静剂、兴奋剂和用于娱乐的棋牌等”。

实例1 专利申请涉及电子烟领域,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含有活性成分的生成气溶胶的无定形固体。

该专利申请在说明书中提到:“活性成分可以包括大麻的一种或多种成分、衍生物或提取物,如一种或多种麻素或萜烯。

在初步审查阶段,审查员发出了审查意见通知书,指出申请文件中涉及大麻的非医疗目的的使用,违反我国法律,不符合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

从说明书的描述可以看出,该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涵盖了采用麻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用于电子烟的内容。

电子烟是可供人体吸用的产品,其不属于医疗目的范畴。

针对这样的审查意见,申请人几乎没有争辩的余地。

实例2 专利申请涉及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属于化学材料领域。

权利要求1请求保护一种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包括织物层和交联的聚合物网络。

说明书提到了织物层可包括多种玻璃纤维、多种有机纤维、多种陶瓷纤维或多种金属纤维中的至少之一。

说明书第0064段记载道:“所述有机纤维能够包括聚(醚酮)纤维、聚酰亚胺苯并噁唑纤维、聚(苯硫醚)纤维、聚酯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芳族聚酰亚胺纤维、聚醚酰亚胺纤维、丙烯酸树脂纤维、氟代聚合物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

所述有机纤维能够包括天然有机纤维,例如,棉、麻、毡、碳纤维。

” 在初步审查阶段,审查员发出了审查意见通知书,指出申请文件中涉及“大麻”,违反我国法律,不符合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

对于该专利申请,从上下文可以确定,发明创造是利用大麻植物的纤维部分(即大麻纤维)来形成织物层、并进而用于制造纤维增强的复合材料。

这里的大麻纤维显然不是用于制造供人吸食、并使人形成毒瘾的大麻毒品,其不能落入刑法规定的毒品大麻的范畴。

对于该审查意见,申请人可以在申请文件中保留大麻纤维,并在答复审查意见时对此做出解释说明,争辩发明创造涉及大麻纤维在化学材料领域中的应用,不涉及大麻作为毒品的应用,没有违反我国法律,符合专利法第五条的规定。

从以上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当专利申请中涉及敏感性词汇时,审查员一般会希望申请人做出澄清式解释、或者修改或删除相关内容,以避免专利申请的内容违反我国法律。


更多关于 基于PCT的中国专利申请译文准确的重要性,技术效果对专利审查结论的影响 的资讯,可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申请专利 发明专利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