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专利权保护期限为20年吗,专利权保护期限是多久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8-04 23:15:13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专利权保护期限为20年吗,专利权保护期限是多久

专利权保护期限为20年吗



专利权的期限自申请之日起计算,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发明专利的期限为20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10年, 均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专利权不同于动产和不动产。

动产和不动产的所有权都是无时间限制的,但是专利权仅在法律规定的时间范围有效。

专利权的这 一特性是由其本质和目的所决定的。

建立专利制度的目的是通过保护和使用发明来鼓励发明创造,它必须谋求发明人的利益和公众利益的平衡。

从近十多年看,发明专利的保护期,特别是对药品等投资大,耗时长的发明的保护期有延长的趋势,例如美国规定对药品的保护期为自批准之日起17年,可以延展5年,欧共体也已作出了类似的决定,对药品的保护期为自申请之日起20年,可以延展5年。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补充条约”和“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均明确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为自申请之日起至少 20年,敦克尔文本并规定外观设计的保护期为自申请之日起至少10年,为适应专利法国际协调的趋势,我国1992年专利法修正案延长了我国1984年专利法中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三种专利的保护期。

依照我国专利法,专利权“自申请之日起计算。

”但是并不等于说,专利权人自申请之日起就已有了独占实施权。

依照专利法第8条规定,专利申请应当记过审查批准,由专利局授予专利权后才正式产生,专利权人才有禁止他人未经其允许,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

就发明专利而言,由于该发明的内容在作出授权决定前(自申请之日起满18个 月)已经公布,申请人的竞争对手已有可能了解专利申请中要求保护的内容,对专利权人的利益造成了威胁,因此,专利法第十三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 申请人可以要求实施其发明的单位或者个人支付适当的费用。

”《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七十七条规定:“对于在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专利权授予前使用发明而未支 付适当费用机关进行调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依照我国1984年专利法,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实行初步审查加异议制,1992年专利法修正案取消了专利申请的异议制,专利局作出审查决定之日即专利授权之日。

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是世界上最大的技术信息源,而且据实证统计分析,它含盖了世界科技信息的90%-95%,可想而知这个专利被国家有多么的重视与保护,那么既然是由发明创造人依法在一定的期限内享有的独占实用权,就说明它是别人不可侵犯的,但是它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能受这一国保护并且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那我就谈一谈专利权时间的限制。

创造者把新事物创造出来必须向有关部门申请了专利才能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才会有后来的专利权有效期限。

那为什么要设有效期限呢? 毕竟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最终都要被全世界的人们分享,但创造人辛辛苦苦的创造出新事物,总不能一下子就被世人用了去,总得有自己的实施权利。

既然有了时间期限,那专利权具体什么时候生效,什么时候终止,在依法受保护期间又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值得探讨的。

1、发明专利申请经严格审查没有问题的,都由国知局授予发明专利权的决定,发专利证书的同时予以登记和公告。

专利权从发布公告开始生效。

2、专利权受保护的期限已满或者某种原因导致专利权失效,这就是专利权终止的两种可能性,原因具体情况有按照规定没有交纳专利年费,专利权人用书面形式声明放弃专利权。

所以专利权一般受法律保护的期限为二十年,而这两种专利权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期限为十年,这个期限是从申请日那天算起的。

但特别注意的是专利的申请日和授权日不可能是同一天,所以实际上专利权保护期限为比规定的二十年和十年短。

3、专利权受法律的保护主要是针对专利的侵权行为,在申请公布专利权人之后有人未支付适当使用费就私自乱用专利,算是侵权行为,应该让其承担法律后果。

在国家法律的保护下,申请过自己的专利权,就应该聪明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不能忽略细节忘记专利权的有效期限。

专利的保护期限是指:专利被授予权利后,得到专利保护的时间期限。

我们国家的《专利法》实际上并没有规定保护期限,它只是规定了专利的期限(《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这个“期限”并不等于保护期限;关于保护,我们的专利法中也有提及,《专利法》第十一条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被授予后,除本法另有规定的以外,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者使用其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外观设计专利权被授予后,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得实施其专利,即不得为生产经营目的制造、许诺销售、销售、进口其外观设计专利产品。



专利权保护期限是多久



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

发明的保护期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期是10年。

从申请日起开始计。

(一)发明专利——20年 (二)实用新型——10年 (三)外观设计——10年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如产品的制造方法或工艺、材料的配方、药品的配方等。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凡是产品结构、形状或者结构和形状相结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中都提到新的技术方案,简单地讲就是要有创造性,要比现有技术先进,比现有技术落后就不能申请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这里强调外观,即外表。

如工艺品、包装箱、包装袋、包装盒都是属于外观设计,近几年,本市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相当多,占专利总申请量中的80%。

须注意的是专利保护期的起始日为自申请日起计算,而不是专利授予日。

(一)保护期届满; (二)没有按照规定缴纳年费的; (三)专利权人以书面声明放弃其专利权的。

《专利法》 第四十二条 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二十年,实用新型专利权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十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一)独占许可 (二)排他许可 (三)普通许可 (四)从属许可 (五)交叉许可 又称互惠许可、相互许可、互换许可。

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专利权人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授予各自的专利实施权的一种交易。

交叉许可一般不涉及使用费支付,仅限于交换技术范围及期限等。

如果两项专利的价值不相等,其 方也可给另一方一定的补偿。



专利权保护的作用及对象



专利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有效地保护发明创造,发明人把其发明申请专利,专利局依法将发明创造向社会公开,授予专利权,给予发明人在一定期限内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把发明创造作为一种财产权予以法律保护; 二是可以鼓励公民。

法人搞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民族的聪明才智,促进国家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三是有利于发明创造的推广应用,促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是促进发明技术向全社会的公开与传播,避免对相同技术的重复研究开发,有利于促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专利保护的客体,是指专利保护的对象,即人们可以依据专利法对之取得专有权利的发明创造。

我国法律规定的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

(一) 发明 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专利法所称的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应当具备二个条件: 1、发明必须是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

“自然规律”指自然界中存在的物理、化学的原理或定理,而不能是人的纯智力活动所产生的东西或认为规定的东西,如密码的编制方法、计算方法、财务、会计方法、游戏方法等。

而且发明必须是利用自然规律的结果,科学发现是对自然规律本身的新的认识,并不是利用,因此科学发现不能是发明。

2、发明是具体的技术方案。

它是解决某一课题的合理的手段,必须产生一定的技术效果。

因此天然物的发现不能称为发明。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发明是发明人的一种技术思想,它是利用自然规律做出的能够解决技术领域某一特定问题的新的技术方案,或称技术构思。

发明又可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其相应的专利通常分别称为产品发明专利和方法发明专利。

(二) 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也是人们的一种技术思想或技术方案,俗称“小发明”。

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方案。

它与发明并无本质上的区别。

但它与发明也有以下几个不同点: 一是从范围上看,实用新型不包括方法,也不包括不具有确定形状和立体结构的物品(如粉末、液体类的产品),仅限于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发明,也就是说,它只能是对机械、设备、装置、器具、日用品等产品的新的设计,因此,工艺方法发明不能以实用新型专利保护; 二是从创新水平看,实用新型一般比发明的创造性要低一些,以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为例,发明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新型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专利权保护期限为20年吗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专利权保护期限是多久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专利申请 如何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