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依据标准是什么,职务发明创造行为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7-31 22:22:34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依据标准是什么,职务发明创造行为

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依据标准是什么



一般来说,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依据标准是什么呢?下面跟着 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

阅读完以下内容,一定会对您有所帮助的。

一、什么是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在的单位尽管是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但是专利权中具有人身属性的权利仍然归属发明人和设计人,例如署名权。

此外,为了激励发明人和设计人,我国专利法还赋予发明人和设计人享受荣誉和精神奖励的权利、取得物质奖励的权利,并相应地规定了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在单位的义务。

二、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依据标准是什么 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执行本单位的任务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属于本职工作范围内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这一般是指单位短期或临时下达的工作任务,如合作开发、组织攻关、接受委托研究等。

在这些工作任务完成中所产生的发明创造与单位的宏观指导、具体方案的制定以及必要的物质条件密切相关,所以,应该属于职务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后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这些发明创造的完成,与原来担任的职务或所接受的工作任务有密切关系,在任职期间已经开始研究设计,有的甚至已经接近完成,所以应该认为是职务发明。

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可作如下理解: 物质技术条件是指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其中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包括技术档案、设计图纸、新技术信息等。

单位图书馆或资料室对外公开的情报、资料不包括在内。

对上述物质技术条件的利用,应当是完成发明创造所不可缺少的,也即该利用对发明创造有决定性的影响。

少量的利用或者对发明创造的完成没有实质帮助的利用,不应算作利用了单位的物质条件。

值得提出的是,如果使用了单位的物质条件,如实验室、仪器、设备等,但向单位交付了使用费的则应除外。



职务发明创造行为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职务发明创造包括哪些情形: 1、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和非职务发明



我国专利法把发明创造分为职务发明创造和非职务发明创造两类。

根据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下列情况下完成的发明创造都是职务发明创造。

? (1)发明人在本职工作中完成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任务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3)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条件(包括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向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完成的发明创造;? (4)退职、退休或者调动工作一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 上述情况以外作出的发明创造是非职务发明创造。

? 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单位。



职务发明创造的认定依据标准是什么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职务发明创造行为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申请专利 如何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