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如何引用他人作品又不侵权?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7-19 10:34:19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如何引用他人作品又不侵权?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一、 在涉嫌侵权过程中最重要的步骤就是固定证据,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证据,让我们以专利侵权为例简单展开: (一)权利基础证据:证明你是专利所有人。

包括专利证书、最近一年的年费缴费记录或者由国家知识产权局近期出具的专利登记薄副本、以及专利说明书等。

(二)侵权证据:证明你的专利权被侵犯。

方法:在公证员的监督下购买侵权商品或者现场拍照等等。

如有困难,也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证据保全,由法院出面进行查封扣押。

(三)赔偿证据:应取得赔偿的依据。

最常用的赔偿计算方式有两种,包含根据涉嫌侵权方的非法获利来计算赔偿数额,或是根据许可费的倍数来计算赔偿数额。

这类证据搜集起来比较简单,可以提供专利侵权诉讼发生之前签订的专利许可合同以及相应的许可费付款凭证作为证据,并提供证明涉嫌侵权方的规模、涉嫌侵权方恶意侵权等证据来支持要求赔偿的许可费的倍数。

二、 著作权包括下列人身权和财产权: (一)发表权,即决定作品是否公之于众的权利; (二)署名权,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权利; (三)修改权,即修改或者授权他人修改作品的权利; (四)保护作品完整权,即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权利; (五)复制权,即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六)发行权,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七)出租权,即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的权利,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的除外; (八)展览权,即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 (九)表演权,即公开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权利; (十)放映权,即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等的权利; (十一)广播权,即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者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者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者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的权利; (十二)信息网络传播权,即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三、 不违法,没有授权书的,只有有正规进货渠道的凭证(就是进货发票)也可以的,厂家没有相应法律支持任何诉讼请求。



如何引用他人作品又不侵权?



怎样引用他人作品才不算违法呢? 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主要是指出版者、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等拥有的著作邻接权。

引用他人作品进行创作,是公民在创作中常用的手法。

法律允许公民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评论某部作品等目的,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但引用要求客观准确,不能任意篡改和歪曲他人作品的原意。

对于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著作权法实施条例》行27条规定,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引用的目的仅限于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

2、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作品的主要部分或者实质部分。

这主要是一个引用适量的问题,例如某人写了部法学专著,为使内容更充实、有趣、具有吸引力,该作者将一部案例专著中的案例引用于作品文中,作品完成以后计算为80万字,其中案例专著中案例就占了50万字,这样引用他人作品,不仅在量上不符合法律规定,而且其引用的目的也不符合法律的要求。

3、引用作品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



如何打知识产权的官司



一、 (一)权利证据 1、要举证原告的主体资格,即自然人身份证或企业、事业单位的营业执照及组织机构代码。

2、专利权证书,证明专利权授权时的权属情况。

3、专利登记薄副本,证明专利权有过转让、有无被宣告无效等情况。

4、专利授权公告文本:发明或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摘要及附图,外观设计的图片及简要说明。

5、专利年费的收据,证明该专利持续有效情况。

6、专利管理部门的实用新型检索报告。

(二)侵权证据 1、书证:通常是公证书,发现侵权行为后,要及时与公证机关申请,对侵权产品、现场进行勘查公证。

如是销售者,还要索取产品的广告宣传册、销售人员的名片、发票或收据等。

2、物证:从市场上购得侵权产品时,应由公证人员对此进行封存、拍照。

(三)损失证据 1、专利许可合同,以此许可费来计算损失。

2、财务审计报告,以侵权前与侵权后的利益损失为参考损失情况 3、被告的财务报告,以被告的利益主原告的损失参考 如果作为被告,往往会从如下方面进行抗辩: 1、权利瑕疵抗辩 2、不侵权抗辩 3、公知技术抗辩 4、先用抗辩 5、侵权获得低于原告抗辩 6、合法来源的抗辩

如何应对知识产权的侵权行为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如何引用他人作品又不侵权?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申请专利 如何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