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专利权属方式包括哪些?,专利权属究竟应该归谁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7-04 16:18:36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专利权属方式包括哪些?,专利权属究竟应该归谁

专利权属方式包括哪些?



一、专利权属方式包括哪些? 专利权属方式包括拥有一种专属使用的权利和获得一些财产方面的利益以及人生方面的荣誉等等,但是这样的一种专利权的行使必须要获得一定的申请,这样的申请经过有关部门的形式和实质的要件审核之后才能获得。

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专利权的取得是依照专利权人的申请取得的,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满足实质条件和形式条件。

实质条件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自身必须具备的属性要求,形式条件则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文件和手续等程序方面的要求。

此处所讲的授予专利权的条件,仅指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

二、专利权的取得的手续 1、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应当提交的文件 (1)请求书。

请求书是指申请人向专利部门提交的请求授予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以专利权的一种书面文件。

请求书应当写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名称,发明人的姓名,申请人姓名或者名称、地址,以及其他事项。

(2)说明书。

说明书应当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以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准;必要的时候,应当有附图。

(3)说明书摘要。

说明书摘要是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进行简要说明的书面文件。

(4)权利要求书。

权利要求书应当以说明书为依据,清楚、简要地限定要求专利保护的范围。

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人应当在专利申请文件中说明该遗传资源的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申请人无法说明原始来源的,应当陈述理由。

2、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当提交的文件 (1)请求书。

(2)图片或者照片。

提交的该外观设计的图片或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为准。

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该产品的外观设计。

在当代社会,专利权主要指的就是一些发明创造,如果得到国家认可的话,就会颁布相关的证书,并且拥有财产方面的一个专属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够侵犯到他这样的一种权利的行使,当然也需要进行一个非常严苛的认定过程。

专利权转让的费用是多少? 专利权的范围及其特征有哪些

专利权属究竟应该归谁



一、专利申请权的归属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 第一,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该单位。

所谓的职务发明是指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这里“物质技术条件”主要指的是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对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

由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不同,它不受特定场所和上下班时间的限制,即使你的发明创造最终的完成地点在家里,或者完成时间是下班后,只要你是在执行单位的任务并且所用资源由单位提供,该单位就是专利申请人。

另外,如果员工已经退休或者工作调动了,在其工作变动后1年内作出的,只要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专利申请权还归原单位。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就是发明创造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完成的,但是单位与发明人订有合同,专利申请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其约定来决定。

第二,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该发明人或设计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是方圆专利的研究员,但是你博闻强识、学识渊博、兴趣广泛,动手能力又强,有一天你脑洞大开,设计了一款具有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性的鞋子,那你可以用来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人当然是你,因为你的发明创造和方圆专利八竿子打不着,完全是你自己的劳动成果,智慧结晶。

专利法》第七条明确规定:对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非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压制。

所以,只要你精力充足,能想能干,工作之余也可以搞发明大胆创造,申请专利! 第三,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

二、成果转化后?专利权属到底应该归谁 国务院法制办、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进《专利法》第四次全面修改、职务发明条例出台和专利代理条例修订工作,相关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其实,关于职务发明人和单位收益分配的问题早在2022年12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第四次《专利法》修订草案的征求意见稿中,就有多处体现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设计。

例如,修订草案第六条将职务发明限定为如下两类:第一,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第二,本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约定,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归属于单位。

同时,该条第四款还进一步明确,如果单位与发明人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未作约定时,权利属于发明人。

修订草案一方面删除了现行专利法第六条中“主要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直接属于职务发明的规定,压缩了单位对创新成果主张权利的空间;另一方面,还将单位与发明人未作约定时的创新成果明确规定属于发明人,进一步扩大了发明人的利益空间。

此外,修订草案还进一步放开了国家投资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决定权,其中第八章中新增第八十一条作出专门规定:对于国家设立的研发机构和高校的专利权,在不改变专利权属的前提下,发明人可以与单位协商自行实施或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并与单位按约定分享收益。

该条文与2022年修订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相关规定一致,这些新增的条款破除了利用财政资金投资形成的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障碍,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国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职务发明转化困局,有利于促进此类科技成果转化。



专利权归属纠纷属于谁?



一、专利权归属纠纷属于谁? 专利权属于谁,很显然他就是专利权人,那么就理所当然的享受法律赋予的专利方面的权利。

合同法第三百三十九条委托开发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研究开发人。

研究开发人取得专利权的,委托人可以免费实施该专利。

研究开发人转让专利申请权的,委托人享有以同等条件优先受让的权利。

专利权人是指可以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也就是专利权的主体。

专利权人类型专利权人包括三种类型: 1、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

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物质条件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

2、发明人、设计人。

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完成的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所有。

专利法所称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

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其他从事辅助工作的人,不应当被认为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

3、共同发明人、共同设计人。

由两个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协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称为共同发明创造,完成此项发明创造的人称为共同发明人或共同设计人。

除另有协议外,共同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共同发明人,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共同发明人共有。

一个单位接受其他单位委托的研究、设计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申请被批准后专利权归申请的单位所有或者持有。

二、专利权的归属如何确定 专利权的确定根据不同的情形,按照下列方式办理: 1、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2、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3、非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

4、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5、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6、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

综上所述,公民在发明了专利之后,一般需要及时的去申请专利,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发明,而在实践中,可能会由于情况的不同,所以在具体确定专利权归属的时候,会区分不同的情况来进行处理,如果产生纠纷的可以请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如何申请专利费用减免,申请专利费用减缓的流程是怎样的? 实用新型专利年费多少钱

专利权属方式包括哪些?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专利权属究竟应该归谁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发明专利申请 专利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