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想搜
申请专利
专利申请
商标代理
知识产权
发明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流程
如何申请专利
商标分类
专利代理
怎么申请专利
专利侵权
专利申请费用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申请
知识产权代理
专利
专利转让
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产品
专利申请网
外观专利申请
商标申请
专利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代理
PCT申请
专利查询
实用新型专利
商标注册流程
商标侵权
商标注册费用
申请商标
商标注册代理
专利检索
商标申请流程
商标注册公司
中国商标
商标
商标注册网
商标注册流程及费用
发明专利
中国商标注册网
商标网
商标转让
专利申请公司
外观专利
专利权
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
美国专利申请
PCT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申请流程
欧洲专利局
知识产权保护
外观设计专利,外观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
外观设计专利期限
外观设计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版权登记流程
咨询热线
182-1095-870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57号
电话:182-1095-8705
邮箱:2101183472@qq.com
电话:182-1095-8705
邮箱:2101183472@qq.com

有关基本电子线路类型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判断,"高度盖然性"证据规则和依职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6-15 15:01:54 浏览: 次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有关基本电子线路类型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判断,"高度盖然性"证据规则和依职权审查原则的适用
有关基本电子线路类型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判断
2003年1月17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第479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本决定涉及申请号为95210218.8、名称为“微带型天馈电子避雷器”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申请日为1995年4月12日。
本专利授权公告的权利要求书为:“1。一种微带型天馈电子避雷器,包括腔体和设置在腔体内的微带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腔体由装有两同轴微带转换头和接地片的支撑块,与支撑块连接的外壳组成,微带电路板固定在支撑块上,其电路连接为,电容C1的两端分别接微带传输线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感L1和分布电容C3并接于微带传输线输入端和天馈地,电感L2和分布电容C4并接于微带传输线输出端和设备地,电容C2两端分别连接天馈地和设备地,微带传输线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时分别接两同轴微带转换头的内导体。
” 请求人于2001年3月28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宣告该专利权无效的请求,其主要理由是:本专利与申请日前的现有技术相比,所属技术领域相同、发明目的相同,而且技术解决方案实质相同,区别点仅在于降压、泄流电路所采用的电路元件形式有所不同,而这种本领域公知电路形式的替换并未给本专利带来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因此本专利不具有创造性。
同时,请求人提交了如下对比文件作为证据:对比文件1:美国专利US5122921及其中文译文,公开日期为1992年6月16日;对比文件2:美国专利US5053910及其中文译文,公开日期为1991年10月1日。
被请求人对此认为,对比文件1和2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均与本专利存在差异,本专利符合实用新型创造性的规定。
具体而言,在电路结构上,对比文件电路结构均为L型滤波网络,而本专利是π型高通滤波网络;工艺结构方面,对比文件2为一般同轴传输线结构,本专利为微带结构。
本专利与对比文件2的技术效果和应用范围也有所不同,并且对比文件1和2的结合也不能否定本专利的创造性。
合议组认定本专利惟一的权利要求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因此请求人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理由成立,据此作出宣告95210218.8号实用新型专利权无效的第479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被请求人不服上述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于2003年12月16日作出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479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一审判决认定,本专利权利要求1与对比文件2相比存在三项区别特征,前两项区别特征对本专利而言不具有实质性特点,区别特征3即“电容C2两端分别连接天馈地和设备地”,在对比文件2中既未公开而且也没有给出相关技术启示。
电容C2因阻抗大而对接地电流予以阻断,可以使两个接地端互不干扰,避免接地电流从一个接地端瞬间流入另一个接地端而使连接在该接地端的设备带电,从而达到提高设备安全性的目的。
该区别特征为本专利带来了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专利复审委员会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于2004年7月26日作出二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维持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第479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
合议组在第4790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中认为,本专利惟一的权利要求限定的微带型天馈电子避雷器,包括如下技术特征:(1)腔体和设置在腔体内的微带电路板;(2)腔体由装有两同轴微带转换头和接地片的支撑块,与支撑块连接的外壳组成,微带电路板固定在支撑块上,并且其电路连接为;(3)电容C1的两端分别接微带传输线输入端和输出端;(4)电感L1和分布电容C3并接于微带传输线输入端和天馈地,电感L2和分布电容C4并接于微带传输线输出端和设备地;(5)电容C2两端分别连接天馈地和设备地;(6)微带传输线输入端和输出端同时分别接两同轴微带转换头的内导体。
对比文件2涉及一种冲击电压抑制器,是用于保护电气设备免受雷击引起的来自电源线和同轴线电压冲击的一种保护装置,与本专利涉及相同的应用和技术领域。
对比文件2披露了如下技术内容:传输线段的外导体(第二传导器件)是一个板状金属套19,它分上下交错的两部分,上半部分20承载同轴连接器12、14。
传输线段的中心导体(第一传导器件)由轴向延伸的共面导电带组成,导电带在环氧树脂玻璃纤维印制板18上形成,其外端接在连接器12、14的中心导体24、25上。
接地带30的形状为周边V形的铜导体,安放在印制电路板18的下面,印制电路板18用向内伸展的搁板31支撑在金属套19中。
中心导体无须为平面带形,其结构也无须使用外罩作为屏蔽的同轴电缆。
中心导体24和连接器12的外罩11构成了冲击电压抑制器10的输入端,中心导体25和连接器14的外罩13形成了其输出端。
电容器最好为无引线类、在平面上进行金属化的陶瓷基片电容器,插入中心导体间隙中。
高通滤波器中的元件电感器L1(第一种并联阻抗性器件)一端接在外罩上半部分20内部的接地带30上,另一端在输入端接近电容器C1的地方接到输入带26上。
第二种冲击电压抑制网络是由一对极性反接的二极管构成,它接在中心导体负载端和地之间,将传导流过高通滤波器元件L1、C1的任何残留电压,其将输出线的冲击电压限制到几伏特以下。
比较对比文件2与本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可知:对比文件2中的板状金属套19相应于本专利的腔体,印刷电路板18与本专利的微带电路板没有本质区别,连接器12、14相应于本专利的两同轴微带转换头,接地带30相应于本专利的接地片,搁板31相应于本专利的支撑块,中心导体中设置的电容C1相应于本专利的电容C1,电感L1相应于本专利的电感L1,即对比文件2已经披露了本专利权利要求的特征(1)-(3)、(6)和(4)中有关电感L1的技术特征,其差别仅在于本专利用电感L2和分布电容C4代替了对比文件2中一对极性反接的二极管D1和D2,另外对比文件2中没有公开本专利特征(4)和(5)中的分布电容C3、C4和电容C2。
对于上述差别,合议组认为,首先,由于使用极性反接的二极管D1和D2与使用电感L2都是出于衰减输入中残留的不希望的冲击电压的相同考虑,而且由于这两种电路都能起到同样的衰减电压的作用,因而采用这两种具体电路形式中的任一种以实现泄流、分压的目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经过简单电路实验即可作出的一种常规选择,并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
其次,由于C3和C4在本专利说明书中明确写明是“分布电容”,而“分布电容”,也称为“寄生电容”,并非电容器所呈现的电容。
因此分布电容C3和C4并非是电路设计中具体使用的电容器,而是电路自身带来的,而且本专利说明书中对C3和C4仅限于“分布电容”的描述,并未给整体技术方案带来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第三,从本专利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对电容C2的描述中无法认定在天馈地和设备地两个地之间设置电容给本专利的电子避雷器整体技术方案带来了专利法意义上的实质性特点。
因此本专利权利要求限定的技术方案与对比文件2相比并不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因此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有关创造性的规定。
关于被请求人在口头审理中陈述的有关本专利与对比文件2所使用的传输线不同的意见,合议组认为,由于这些不同并未记载在本专利权利要求所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中,因此该意见无助于本专利权利要求创造性的确立。
一审判决之所以撤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4790号决定也正是基于对上述第三点区别特征的认定不同。
对此,合议组认为,第一,本专利权利要求书乃至说明书中对于电容C2都没有进行必要的描述,因此一审判决认定的电容C2由于阻抗大而阻断接地电流的作用在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都找不到依据。
第二,被请求人在一审庭审中说,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的实质性区别就在于电容C2。
如果被请求人说的是事实,那么权利要求书以及说明书中又怎么会对这样一个对现有技术作出重大贡献的特征不加以必要的说明呢?本专利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对C2不加以说明的事实只能说明电容C2并不是区别现有技术的实质性特征,这一结论也可以从本专利说明书对背景技术以及所解决的技术问题的描述部分中得到证实,因为说明书中在背景技术部分所描述的现有技术的缺陷根本不是因为缺少电容,而且本专利说明书中对于要解决的发明问题的描述也不是从这个角度描述的,因此被请求人说的不是事实,即电容C2不具有实质性特点。
第三,一审判决认定电容C2的技术效果即使在说明书中不记载,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也是可以理解的,那么既然电容C2无需加以描述其效果都显而易见,也就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了本专利的技术方案没有取得预想不到的技术效果,从而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也就不具有创造性。
案例评析 基本电子线路类型权利要求是电学领域中一种特殊类型的权利要求,由于这类权利要求本身的特点,在其权利要求中既有电子线路构成的特征,又有各构成部分之间连接关系的特征,这些特征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即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技术方案。
随着电路领域技术的日益发展,相关技术已变得成熟,因此在这个领域中多见改进型发明。
在判断创造性时,如何考察这类权利要求与现有技术的区别技术特征所起的作用,就成为关注的重点。
在本案件的整个审理过程中,合议组在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中对对比文件1、2所分别涉及的事实的描述以及与本专利与现有技术相比的区别技术特征的认定与一审法院并没有分歧,而且对于前两个区别技术特征即常规分流电路的具体选择和分布电容的理解也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审法院的判决对于本专利与对比文件1、2的区别特征3的理解不同。
一审法院认为电容C2因阻抗大而对接地电流予以阻断,可以使两个接地端互不干扰,避免接地电流从一个接地端瞬间流入另一个接地端而使连接在该接地端的设备带电,从而达到提高设备安全性的目的。
该区别特征为本专利带来了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原告也认为C2取特定数值可以产生阻断接地电流的作用,从而使本专利具有创造性。
那么如何考虑电路类型权利要求中的区别技术特征呢?这个案例说明考察电路权利要求的创造性时,在考察某些区别技术特征可能给整个电路带来的不同技术效果的时候,应该注意审查该不同技术效果的实现是否有赖于该区别技术特征的某些特定数值范围的选取。
在确认技术效果确实与特定数值范围的选取相关时,应该结合该发明的说明书中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为此所用的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手段以及其中具体对该区别技术特征的描述加以综合考虑。
如果说明书中对此没有具体描述,而且从说明书中也看不出该区别特征与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作出贡献之处的关联性,那么对于该区别技术特征的理解只能是基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而不能想当然地把具体的数值范围带入到对权利要求技术方案的解释中。
此时对于这个区别技术特征所产生的效果的确认自然也就不能基于该特定的参数范围。
( 蒋彤)
"高度盖然性"证据规则和依职权审查原则的适用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于2009年11月28日作出第14401号无效宣告请求决定。
该决定涉及申请日为2003年4月29日、授权公告日为2006年3月15日、名称为“一种多用途无接缝内衬玻璃钢管”的实用新型专利权(下称本专利)。
本专利授权公告时的权利要求书为:“一种多用途无接缝内衬玻璃钢管,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缝钢管(1)、玻璃管(2);所述玻璃管(2)的外壁与无缝钢管(1)的内壁热压复合。
” 请求人于2007年7月16日向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宣告本专利无效的请求,共提交了16份附件作为证据:附件1:四平市化工机械厂产品说明书样本的复印件,其上印制有该厂产品钢管的照片及法人代表孙英久的联系电话;附件2:四平市政府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出具的名称为“证明”的文件的复印件,其出具时间为2007年4月5日,内容为说明孙英久从2000年6月起不再担任四平市化工机械厂法人代表;附件3:红岗采油厂物资装备站出具的“玻璃衬里油管使用情况说明”的复印件1页和“玻璃衬里地面管线使用情况说明”的复印件,出具时间均为2002年1月10日;附件4:大庆采油工艺研究所、四平市玻璃厂、长春光机所和上海玻搪研究所共同制定的“搪瓷中间层玻璃衬里石油管道试制技术总结”的复印件,其封面上记载的日期为“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十五日”;附件5:吉林省四平市玻璃厂制定的“衬玻璃管道技术总结”的原件,其封面上记载的日期为“一九七〇年四月二十日”,并盖有“四平市玻璃厂革命委员会”红章;以及吉林省四平联合化工厂拉丝车间制定的“有缝钢管衬玻璃管道试用报告”的原件,其封面上记载的日期为“一九六七年七月二十一日”;附件6:吉林省四平市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厂制定的“衬玻璃管道技术总结”的原件,其封面上记载的日期为“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四日”;附件7:吉林省四平市化工机械厂制定的“玻璃衬里钢管技术总结”的原件;附件8:四平市化工机械厂制定的“衬玻璃油管”的原件,其封面上记载的日期为“一九八三年十二月”;附件9:四平市化工机械厂的、名称为“衬玻璃油管工艺文件”的技术文件复印件;四平市化工机械厂技术科制定的“工艺守则”的复印件;技术科制定的“专用工艺装备明细表”的复印件,共5页;四平市化工机械厂制定的“标准工具明细表”的复印件;四平化工机械厂制定的“辅助材料工艺消耗定额表衬玻璃油管”的复印件;以及四平市政府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出具的“证明”的复印件,其出具时间为2007年4月5日;附件10:四平市恒久石化防腐有限公司与吉林油田分公司签订的两份工业品买卖合同的复印件,其合同编号分别为03-090和03-112;附件1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吉林油田分公司与四平市恒久石化防腐有限公司签订的、合同编号为JLYT-(02)-(XL)-(42)-(368)的修理修缮合同正本的复印件;附件12: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严大凡主编“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的封面、封二、第1-5页及出版信息页的复印件,其印刷时间为1986年5月第1次印刷;附件13:公开号为CN111038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复印件,其公开日为1995年10月18日;附件14:授权公告号为CN2499659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复印件,其授权公告日为2002年7月10日;附件15:授权公告号为CN256743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复印件,其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8月20日,以及授权公告号为CN2596153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复印件,其授权公告日为2003年12月31日;附件16:四平市恒久石化防腐有限公司出具的“四平市恒久石化防腐有限公司自然状况简介”复印件、四平市恒久石化防腐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四平市恒久石化防腐有限公司的“税务登记证(副本)”复印件;四平市恒久石化防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衬玻璃油管”的复印件,其备案编号为QB/2203001693—2003、备案日期为2003年10月28日;以及四平市恒信石化防腐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吋衬玻璃油管”复印件,其备案日期为2000年8月25日。
请求人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理由为本专利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3款的规定:(1)附件1结合附件2证明在2000年6月之前,孙英久担任四平市化工机械厂法人代表期间衬玻璃油管产品就已经在该厂进行生产和销售,并记载在四平市化工机械厂向社会和用户发行的产品说明书样本中,并且以附件1至附件11为证据,证明在本专利的申请日之前与本专利相同的产品已经被制造、销售并记载在附件1所示的产品说明书样本中,因此本专利权利要求1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2款规定的新颖性和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2)本专利权利要求1相对于附件12与本领域公知常识的结合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分别相对于附件13至15不具备专利法第22条第3款规定的创造性。
本案的口头审理于2008年11月17日举行,请求人应合议组的要求于口头审理当庭补充提交了附件17和附件18,其中附件17是盖有“四平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红章的、名称为“关于四平市化工机械厂的名称说明”的证明原件;附件18是四政办发[2002]47号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复印件,其名称为“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平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请求人于口头审理当庭明确表示放弃附件15,并明确其无效宣告请求理由为:(1)附件1-11证明本专利不具备新颖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款的规定;(2)附件12至14分别用于证明本专利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3款的规定。
专利权人于口头审理当庭认为请求人所提交的附件1出版日期不明而不能采信,并以附件2、附件3、附件11的公章可能伪造、附件4至9不是正规出版物且可能伪造为由对附件1、2至9、附件11的真实性有异议,同时对附件17和18的真实性有异议。
本案合议组在认真研究了双方当事人所提交证据和质证意见以后,共采信了附件1、附件2、附件5至附件11、附件13、附件14、附件17和附件18等13份证据,并在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中详细论述了对所有证据的认定过程及理由。
本案合议组根据附件1、2和附件5至附件9,结合附件17和18,认定了如下事实:四平市化工机械厂(包括其前身)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已进行衬玻璃钢管管道的研制和生产,其产品包括衬玻璃无缝钢管管道和衬玻璃有缝钢管管道,其中衬玻璃无缝钢管管道与本专利所保护的无接缝内衬玻璃钢管相同,该厂所生产的管道一直为大庆、吉林、大港、新疆等油田所使用,专利权人孙英久曾在2000年6月前担任四平市化工机械厂的法人代表,该厂在孙英久担任法人代表期间仍在进行衬玻璃油管的制造和销售,并印发过载有其衬玻璃油管照片的产品说明书样本。
合议组认为,由以上事实可以证明在本专利的申请日之前,与本专利相同的产品已经在国内通过制造和销售而使用公开。
因此,以本专利权利要求1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不具备新颖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条第2款关于新颖性的规定为由,宣告03212935.1号实用新型专利权全部无效。
案例评析 本案涉及使用公开证据的认定,请求人前后共提交了18份证据,合议组最终采纳用于认定使用公开事实的证据大体可分为四类:①产品样本宣传册、用于证明宣传册公开时间的四平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出具的“证明”(下称证明);②主体名称不同的企业(如四平市玻璃厂、四平市石油化工设备制造厂等)制定的技术总结报告或工艺文件(下称技术文件);③四平市化工机械厂的营业执照及其情况说明;④四平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出具的关于四平市化工机械厂名称说明的证明(下称名称证明),用于说明四平市化工机械厂的主体变迁历史;四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四平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的通知(下称通知),用于证明四平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具有证明四平市化工机械厂主体变更的资质和能力。
本案中,有关证据的认定是双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之一,也是合议组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和难点所在。
总体来讲,本案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合议组最终通过上述技术文件和产品样本宣传册(包括用于证明其公开时间的上述证明)认定涉案专利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已在先公开,并据此宣告涉案专利权全部无效。
在使用公开事实的认定中,合议组充分利用了民事诉讼证据规则中的“高度盖然性”原则:作为认定使用公开事实的关键证据之一的技术文件实质上是企业的内部技术文件,但这些大量的技术文件足以使合议组内心确信印发产品样本宣传册的四平市化工机械厂的名称和体制虽几经变更,但其技术内容是一脉相承的,该厂自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就已进行了涉案专利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并在技术文件中详细记载了其制造方法和结构,其产品也在相关产业中早有应用;并且,该厂在申请日前印发了包括产品照片的产品样本宣传册。
本案合议组在决定正文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分析,说理充分,逻辑清晰。
二、合议组适当运用依职权审查原则,向请求人调取证据:本案的争议之一在于,专利权人对出具上述证明的四平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是否具有出具该证明的资质有异议,并且合议组发现制定上述技术文件的企业主体名称以及印发产品样本的企业名称是不同的,这对于通过技术文件认定使用公开事实是不利的,因此,合议组依职权向请求人调取上述名称证明和通知,以查明上述证据涉及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四平市化工医药行业管理办公室是否具有出具上述证明的资质,这些证据均属于进一步完善请求人于举证期限内所提交证据的法定形式的补强性证据,因而合议组的这种依职权审查凸显了无效宣告请求程序的行政色彩,既提高了审查效率,又有利于专利纠纷的根本解决。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依职权审查原则的适用应当谨慎并把握好分寸,以免造成不当使用甚至滥用。
( 刘丽伟)
专利申请技术实施许可合同
专利申请名称 专利申请号 许可方名称 地址 代表人 被许可方名称 地址 代表人 合同备案号 签定地点 签定日期 年 月 日 有效期限至 年 月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局监制 前言 (鉴于条款) 第一条 名词和术语(定义条款) 第二条 专利申请技术许可的方式与范围 第三条 专利申请技术的技术内容 第四条 技术资料的交付 第五条 使用费及支付方式 第六条 验收的标准与方法 第七条 对技术秘密的保密事项 第八条 技术服务与培训(本条可签从合同)
有关基本电子线路类型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判断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高度盖然性"证据规则和依职权审查原则的适用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专利申请 专利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