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专利申请平台对万众创新的助力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9-01 23:50:59 浏览:



有不少专利申请人咨询乐知网律师这一问题,关于 专利申请平台对万众创新的助力 的详细内容,由于咨询的人较多,有一定的普遍性,乐知网已写成参考文章。

请移步 专利申请平台对万众创新的助力 相关页面查看,或联系 182-1095-8705 咨询。



延伸阅读:

申请专利过程中,咨询最多的两个问题是:专利申请流程,专利申请费用。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分为 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个类型。


1、发明专利 :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是指运用自然规律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某一特定技术问题的具体构思,是利用自然规律、自然力使之产生一定效果的方案。


2、实用新型专利 :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必须是一种技术方案,而不能是抽象的概念或者理论表述。


3、外观设计专利: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一、专利申请流程:


(一) 专利申请所需材料:


1、发明专利申请的,申请材料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摘要、摘要附图(适用时)、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适用时),各一式两份。


2、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申请材料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摘要、摘要附图(适用时)、说明书、权利要求书、说明书附图,各一式两份。


3、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申请材料包括: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要求保护色彩的,应当提交彩色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对该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一式两份。


(二) 专利申请流程:


1、确认需要申请的专利类型。


2、专利检索,查询是否有相同或近似的在先申请,这一步很重要,关乎专利申请成功率。


3、准备申请材料。


4、提交申请材料到国知局,获得受理通知书。


5、初步审查。

主要包括审查内容是否属于《专利法》中不授予专利权的范围,申请文件是否齐备、格式是否符合要求。


6、公开阶段(发明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申请从发出初审合格通知书起进入公开阶段,如果申请人没有提出提前公开的请求,要等到申请日起满18个月进入公开准备程序。

如果申请人请求提前公开的,则立即进入公开准备程序。


7、实质审查(发明专利申请)。

对专利申请是否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 及专利法规定的其它实质性条件进行全面审查。


8、授权阶段。


发明专利实质审查通过后,进入授权阶段。


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初步审查通过后,直接进入授权阶段。


申请人接到国知局授权通知书以后,缴纳年费,办理登记手续,1个月内获得专利证书。


二、专利申请费用:


(一),申请费:


1、发明专利 900元;
2、实用新型专利 500元;
3、外观设计专利 500元。


(二), 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费:


2500元;

(三),年费:


1、发明专利

第1~3 年(每年) 900元;
第4~6 年(每年) 1200元;
第7~9 年(每年) 2000元;
第10~12 年(每年) 4000元;
第13~15 年(每年) 6000元;
第16~20 年(每年) 8000元;

2、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

第1~3 年(每年) 600元;
第4~5 年(每年) 900元;
第6~8 年(每年) 1200元;
第9~10 年(每年) 2000元。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完善知识产权服务 支撑创新驱动发展



编者按:10年来,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在我国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在服务创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知识产权服务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今年是我国颁布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10周年。

10年来,通过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全社会共同努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在我国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能力显著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知识产权在服务创新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知识产权服务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为了进一步盘活用好知识产权资产,加速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提高知识产权运用综合效益,自2014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财政部以市场化方式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试点,确立了在北京建设全国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下称国家平台),在西安、珠海建设两大特色试点平台,并将在上海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国际运营(上海)试点平台。

同时,通过股权投资重点扶持20家知识产权运营机构,进而示范带动全国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快速发展。

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还以股权投资方式扶持10个省份的知识产权运营机构,引导10个省份设立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基金,支持4个省份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基金,有效促进了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产业发展、金融资本融合,初步形成了“平台+机构+资本+产业”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各类要素不断聚集,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日趋活跃,为专利的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质押融资等提供支撑。

按照总体规划和要求,各运营平台根据自身定位不同,在服务方式及内容方面也有所差别、各具特色。

国家平台通过知识产权大数据,依托互联网整合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创新资源和服务资源,建立以知识产权为重要内容的创新驱动评价体系,逐渐健全知识产权服务诚信信息管理及信用评价制度,采取了线上和线下同步运行的方式。

作为两大特色平台,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军民融合(西安)试点平台(下称西安平台)和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金融创新(横琴)试点平台(下称)也在紧锣密鼓推进相关工作。

西安平台自2022年2月上线以来,以开展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运营为特色业务,以促进军民资源共享、军民供需对接、军民互动发展为宗旨,汇聚了军民融合所涉及的各方资源,涵盖十二大军工集团、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等单位的专利供给、专利需求、服务机构资源信息。

截至目前,西安平台共开设知识产权运营店铺102家,解密国防专利3001件。

从2014年12月启动项目以来,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于2022年6月19日正式上线。

目前,平台注册会员数为8.74万名,在售的各类知识产权资产5000余件,同时61个品牌联营合作伙伴已正式入驻平台开设店铺,为广大企业提供专利申请、无效、诉讼、知识产权运营、导航分析等服务。

“新的时代条件下,唯有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才能使创新的成果更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国家战略、惠及千家万户,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助推创新创业热潮 10年来,我国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空前高涨。

近年来,国务院及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推动创新创业平台建设,鼓励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促进创新创业开展。

2022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印发。

2022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出台,其中均提出要加强知识产权对创新创业的支撑和保障。

2022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等5部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助力创新创业的意见》,其中对完善知识产权政策体系降低创新创业门槛、强化知识产权激励政策释放创新创业活力、推进知识产权运营工作引导创新创业方向、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支撑创新创业活动等方面作出了较为全面的部署。

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的知识产权创新支持政策和创业服务体系,全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中,许多小微企业轻资产、少抵押物,大量企业处于“求贷无门”的困境。

如何运用知识产权的“魔棍”,叩开“双创”的大门?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拓宽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大力发展专利权质押融资新模式,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实现普遍化、常态化和规模化,指导各地积极探索适应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特点的专利权质押融资路径。

5年来,全国共实现专利权质押融资总额达2057亿元,年均增长33%,惠及企业7000余家,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推动了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

“在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时代特征的新常态下,知识产权是释放社会创造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发挥知识产权的激励保护作用,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键所在。

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鼓励创新创造的一套知识产权‘组合拳’正在发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顺德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用好知识产权就能激励创新。

“双创”的目的不仅是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更重要的是用创业牵引创新,用市场需求拉动创新,因此要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加快创新成果转化,推动形成“双创”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促进服务集聚发展 集聚发展是服务业规模化的必然选择。

2012年11月,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制定并联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9个部门发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全面规划和系统部署了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工作。

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完善知识产权服务标准体系,加快建设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

2012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启动了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

截至2022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批准建设了北京中关村、上海漕河泾、苏州高新区等14个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区,遴选了145家全国知识产权服务品牌培育机构。

“我们指导各地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工作,就是要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协同发力,加快服务业与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利用产业集中区域知识产权服务需求旺盛的特点,促进优质服务资源与创新主体需求的深度对接,将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中关村知识产权一条街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

在这个由一横一纵两条轴线构成的街区里,中关村建成了知识产权大厦、国际技术转移中心、致真大厦三大集聚楼宇,带动700余家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集聚发展。

“中关村是全国创新创业高地,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都非常愿意服务中关村企业。

”中关村知识产权促进局局长张伟介绍,中关村成立了全国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业联盟,依托联盟集聚品牌机构资源,形成了物理集聚和功能集聚“二维一体”的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模式。

此外,在上海漕河泾、苏州高新区、深圳福田区、郑州市等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成都市、佛山市、青岛市等试验区先后建成了面积不等的集聚发展区物理载体,给予服务机构免租金、租金优惠等政策,吸引服务机构落户,形成了一个个知识产权服务高地。

知识产权服务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在集聚发展区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上海漕河泾集聚发展区引进“专利银行”和“专利基金”,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累计发放贷款超过4亿元;在武汉东湖集聚发展区,高校开设创业课程、设立服务窗口、举办创业交流会等,安天信息、悦然心动等一批大学生创业企业应运而生;在天津滨海高新区,“创通票”制度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相关服务包,通过其线上运行,营造公开透明的服务环境。

“加快发展知识产权服务业,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抓手,是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

”国家知识产权局规划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知识产权集聚发展区建设将着力于知识产权服务与科技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为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进一步贡献力量。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为提升专利代理质量,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不断完善行业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推动“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走向深入。

2022年下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关于开展专利代理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专利代理“挂证”等行为的专项整治工作,已逐步清理整顿了一批违法违规执业的专利代理机构和专利代理人,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挂证”“黑代理”以及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增长势头。

与此同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大对代理机构和代理人的执业诚信信息披露力度,强化行业自律,促进专利代理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更多关于 专利申请平台对万众创新的助力 的内容,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申请专利 如何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