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法国葡萄酒:品牌与文化的融合,法国食品标签制度一览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7-19 11:42:47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法国葡萄酒:品牌与文化的融合,法国食品标签制度一览

法国葡萄酒:品牌与文化的融合



提到葡萄酒,很多人第一个会想到法兰西共和国,这个同时拥有香水、时装、巧克力、美食、美女的国度。

虽然法国不是葡萄酒产量最大的国家(意大利),也不是葡萄种植面积最广的国家(西班牙),但是她的葡萄酒确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造就法国葡萄酒如此胜名的是那些遍布法国多如繁星的葡萄酒庄。

法国作家梅里美的散文中写到:“壁垒,塔楼,棱堡,城垛,碉楼,还有成片的葡萄园,舒缓的河流和荫翳的道路。

真是奇异无比,浪漫到家了……”这就是法国酒庄的写照了。

和法国人的浪漫一样,酒庄承载的又不仅是浪漫,还蕴涵了法国的历史和文化,担当着法国重要的经济重任。

1.8公顷葡萄园蕴育世界级品牌 在近几年全球葡萄酒消费在逐年有所减少,法国葡萄酒的市场份额也由于非传统葡萄酒生产国的大量涌入有所减少,但葡萄酒依然像法国一张耀眼的名片,源源不断地创造财富。

据法国葡萄酒与烈性酒出口联合会统计,2006年法国葡萄酒及香槟等其他酒类的出口突破80亿欧元。

仅2006年头10个月,法国的酒类出口达69.88亿欧元,同比猛增了14.3%。

按出口额计算,波尔多葡萄酒出口居首,同比增长27%,香槟酒和干邑同比分别增长16.6%和12.2%,阿马尼拉克烈酒增长18.6%,伏特加酒猛增了132%。

其中,英国是法国酒的最大消费国,而中国也进入了前10名。

由于法国酒类出口的大幅增长,使得2006年法国食品的贸易顺差近85亿欧元。

法国,全国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能种植葡萄,在著名的十三个葡萄酒产区内,拥有近8万家左右的葡萄酒庄园,80余万公顷的葡萄园种植面积,出产46亿公升的葡萄酒产量。

这些酒庄都拥有长达几个世纪甚至超过千年的历史。

无论从品质和名气都堪称经典,同时从文化、历史、质量上,得到全世界葡萄酒爱好者的公认。

在英国、美国等著名的拍卖会上,那些售价不菲,被投资家追捧的世界名酒大部分是法国的列级名庄。

这些酒庄都是一个个金字招牌,让人们强烈地感受到,法国是全世界最会创造品牌,最懂经营的国家。

罗曼尼·康蒂酒园坐落在勃艮第,面积仅有1.8公顷,却使得全世界的亿万富翁尾随其后,不惜重金来俘虏她的“芳心”。

英国《Decanter》杂志发表过一篇《价与天齐》的文章称,一瓶1999年份罗曼尼·康蒂在刚上市时的售价为750英镑,现在的成交价格大约是2100英镑。

一位藏有600瓶罗曼尼·康蒂的收藏家说:“如果一上市就把它买下来的话,罗曼尼·康蒂会是铁赢的庄家,不管是哪一个年份。

好的年份,像1990年或1999年,利润更丰,像镀了金一样。

” “精雕细作”的小农作业模式 葡萄酒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是一种农产品,一种带酒精的饮料,但对法国人来说是文化,是生活。

这种葡萄酒文化和生活的灵魂又凝聚在那遍布全法国的葡萄庄园里。

酒庄最早就起源于法国,每个酒庄面积都不大,但是从种植、酿造和销售,这一系列工作都在酒庄中完成。

所以不论从葡萄品种的选择,种植方法和酿造方法都体现出酒庄独一无二的特性。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方式,其实也是出于对最终葡萄酒的风格和质量的控制。

讲究葡萄的种植、管理、葡萄酒的酿造到销售一条龙作业,把葡萄酒的质量控制前移到种植种的每个环节,实行产前、产中、产后全程的控制。

在每一个环节上保证酒的品质,也最大可能地体现自家的酿造风格。

由于每个庄园的规模都不大。

精工细作是这些酒庄一直坚持的工作态度。

以波尔多地区为例,该地区共有11万公顷葡萄园,却有1.2万家酒厂。

一家平均下来只有9分地,是典型的小农作业模式,而且大约有400多家经销商,来做整个波尔多酒走向世界的销售工作。

“精工细作”的方式,造就了法国葡萄酒自己的特点,自己的风格;酒庄本身的历史与文化的沉淀,体现了酒庄胜名的品牌与高雅的品质。

例如,法国被誉为“酒中之王”的拉菲堡就坐落在波尔多上梅多克(Haut-Medoc)的波雅克村北部的一个山丘上,共有90公顷,面积是顶级庄园中最大的一个,每年产出大约180000—240000瓶。

在1855年波尔多列级酒庄评选排名中,拉菲酒庄列于首位。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34年,那时候酒庄是一个叫拉菲的贵族的家族产业,在14世纪时,已极有名气。

历史上很多权贵、名流都对它情有独钟,路易十五、篷皮杜夫人、英国首相沃波尔都是它的追捧者。

今天,它仍是很多葡萄酒收藏家和投资者炙手可热的“宝贝”,一瓶1.5L的82年(很多人认为是最好的年份)的拉菲酒,市价已经在5万元左右。

据说,在《夜宴》首映的庆典酒会上,82年的拉菲就是宴席上的珍馐佐伴。

当然,拉菲葡萄酒的品质也是无庸质疑的,酒庄在葡萄的种植和酿造方面极其严格。

每公顷只种植8500株葡萄,而且采用人工采收,只能当葡萄充分成熟的时候,才能采收,采收后的葡萄还要进行筛选,每公顷收成4000-4500升葡萄汁。

也就是。

大约每株葡萄树只能酿出350ml的葡萄酒。

当葡萄酒酿成以后,还需要进行分级工作,只有最好的葡萄酒才能被贴上拉菲堡的酒标,如果酒的品质大不到标准,这一年就不出产正牌的酒,只出售副牌。

(次等酒,价格和品质与正牌有一定差距,酒标上会表注出)。

这些顶级葡萄酒由于数量少,在销售方式上也有了变化,以前都是在酒庄内销售,现在主要以销售酒花的方式。

对于酒花的买卖,是法国葡萄酒销售体系中甚为重要的一个传统销售环节。

对于酒庄来说,出售酒花可以保证资金快速的回笼,降低销售风险。

给与酒商在价格上的优惠,使其牢牢地与酒庄捆绑在一起,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

同样,酒商也会因为自身的利益,通过商业推销宣传,比如,开宣传酒会,请世界最著名的品酒师写酒评,发表在知名的酒类媒体上,引起消费者的追逐,提高成酒的销售价格,从中赚取高额差价。

这样的销售模式保证了酒庄与酒商的共同利益,也是为何持续至今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避免了在销售的过程中出现“假酒”。

现在,这种方式也使得葡萄酒变成了一种可以收藏,可以投资,不断增值的新领域。

严格的政府监管和保护 法国政府在保证葡萄酒的品质上也探索了很久,经历了许多的波折之后,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葡萄酒管理体系,并且写入法律,严格管理。



法国食品标签制度一览



编者按:从立法、科研、风险分析和评估、食品安全监控到很多食品的全程跟踪系统,法国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确保食品安全,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在法国,食品标签赋予了产品更强的抵御危机能力,食品标签制度也有着很好的信誉,消费者可以放心地根据食品标签买到符合卫生和健康标准的食品。

法国食品共有4种官方认可的质量标签:红色标签、特殊工艺证书、生态农业产品标签和产地冠名标签,由农业部和经济财政部联合管辖的“竞争、消费和反欺诈司”予以认可,农业部和经济部分别委托有关行业协会负责贴标签食品的管理和监督。

在食品标签上,除了产地、成分、口味、制作工艺、生产日期、有效期、荣获奖项、价格等基本内容,还能提供很多其他信息。

红色标签 要买普通意义上的优质产品,可以选择“红色标签”。

始于1965年的红色标签是某种产品质量优秀的保证。

食品要贴上红色标签,首先要提供质量证明、特别是味觉方面的分析;产品的生产工艺要由“国家标签和鉴定委员会”考核通过,交农业部官方公报认可。

认可之后还要随时接受认证机构的检查和监督。

近年来,法国普通农产品的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为了确保“红色标签”的高品质,法国农业部颁布了各种“技术说明细则”,对鸡、鸭、鹅、牛、羊等家禽、家畜产品和鹅肝、熟肉等加工品的标签规定内容进行周期性调整,以使其工艺标准不断更新。

目前,法国已经有400多个单位的各种产品获得了红色标签,现在使用红色标签保证产品质量最多的行业是家禽饲养业。

特殊工艺证书 特殊工艺证书制度是根据1988年12月30日法令创立,并依据1990年7月25日法规开始实施的。

它证明一种食品或非食用、非加工的农产品符合某些特殊的品质要求,或达到预期的生产、包装、来源地等特殊工艺要求。

这些特殊的品质要求是由客观的、可测量的、可检测的和具有实际效益的标准组成,具体生产商则将这些标准细化为自己的生产工艺细则。

在通过国家标签认证委员会的评审后,再由国家授权委员会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证书。

该类产品将在标签中注明认证机构的名称和被认证通过的产品所具有的某些特殊品质情况。

与“红色标签”不同的是,这类产品没有统一的确定产品身份的官方标志,只有一些专业组织创立的相应标牌。

例如,“质检王牌标贴”(AQC),由认证体系促进协会(CEPRAL)创立并颁发,主要针对农产品和食品。

“质检标准标贴”(CQC),由INTEB协会创立并颁发,主要是肉类产品。

1994年以后,产品来源地也可作为一项标准纳入特殊工艺证书中,而这一申请程序和所有的法律要求应完全符合欧盟CEEN2081/92法令“受保护的地域标识(1GP)”的规定。

生态农业产品标签 法国在1980年制定了一些规定,以保护生物农业。

欧盟在1991年才通过了生物农业的生产和检查的严格规定。

在生物农业的生产中,只能使用有机肥和有关清单中规定的植物保护产品。

农户应向公共政府部门申报自己的生物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并接受有资格的独立的私营机构的检查。

生物农业产品的标签上带有“生物农业”的标识和AB识别符号。

“生物农业”(AB)标识保证某种食品是通过生物生产模式生产的。

在生物生产模式中,禁止使用合成化肥。

青睐“绿色食品”,消费者可以专挑贴“生态农业产品标签”的食品。

贴上这个标签,那就表明至少95%以上的配料经过授权认证机构的检验,肯定符合欧盟法令规定,是精耕细作或精细饲养而成,没用过杀虫剂、化肥、转基因物质,含副作用的添加剂的使用也受到严格限制。

原产地冠名证明 在法国,“原产地命名控制”标识是一种老办法了。

这种办法创立于1935年,只有拥有地理概念上的原产地特色的产品,才能获得这种标识。

根据法国农业部的定义,“原产地命名控制”表示的是某种产品与某个地域之间的密切联系,而且这种产品需要经过拥有一定技能的人进行加工。

这种标识证明某种产品符合一些质量、产地或制造上的特殊要求,从某种意义上保证了产品的原产地域或制造技术。

成立于1935年的法国国家地域冠名研究院(INAO)是受法国政府委托,负责向政府机构提出向某些适合的产品给予此项证明认可的建议,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并对其在本土和国际上进识产权保护的公共机构。

除了生产方面的因素外,资源的合理配置、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条款也被纳入了地域冠名的考量范围。

产地冠名权的获得需要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经过考察、专家评审、公众测评以及INAO下属4个专业委员会的考核意见,同时还要得到法国国家标签认证委员会的认可,所需时间往往要好几年。

“原产地命名控制”法最初只适用于葡萄酒和烈性酒。

后来又在上世纪60年代扩大到奶制品,1990年以后又扩大到农产品和食品。

如今,大约520种产品拥有“原产地命名控制”的标识,其中有很多是葡萄酒和奶酪,但也有一些其他的产品,比如像雷岛的时鲜土豆。

INAO不仅确定是否授予某种产品“原产地命名控制”的标识,而且每年会检查“原产地命名控制”的生产情况。

加贴“原产地冠名证明”,凝结着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的独特地质条件、农艺方法、气候特征,以及特有的耕作和管理方式。

这种产品的质量上乘众所周知,因为这项证明的认证对技术要求非常严格,划定的地理区域也十分明确。

此外,法国实行“从农场到餐桌”的一条龙安全管理,从初级生产(包括动物保护和健康方面)和动物饲料生产,到向最终消费者销售食品,在食物供给链的每个组成部分下功夫。

在法国农场,每头牛都有编号。

事实上,欧盟的牛一律都有标识,它们在欧盟范围内的一举一动,都由网络计算机系统追踪监测。

屠宰场要保留动物的详细资料,并标定宰杀后的畜身的来源。

畜身要盖上有关屠宰场的印记。

畜肉上市都带一份“身份证”,标明其来源和去向。

如此操作,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风险管理人员能够迅速认定有关食品,设法准确地禁售禁用危险产品、通知消费者或负责监测食品的单位和个人、必要时沿整个食物链追溯问题的起源,并加以纠正。



法官支招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 为了尊重和维护知识产权,日前,东城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就东城区企业如何保护知识产权问题展开了专门研讨。

东城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法官告诉记者,东城区很多企业都涉及到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但由于历年来改制等历史原因致使知识产权权属不明确、所有权与管理者权利界限欠明确、新兴的涉及知识产权市场主体法律地位不明以及保护和使用知识产权衍生品观念尚未建立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法律知识相对欠缺,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缺位。

考虑到企业长远发展,企业自身要注意自己品牌以及形象的保护,重视对企业自身知识产权权益的综合保护体系建设。

法官们根据自己的判案经验,为东城企业量身定做,提出了专业性的建议,建议企业应当转变被动保护的观念,主动了解国家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法规,逐步培养与强化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在集约化经营能力、市场运作能力、产业发展创新能力等方面强化培训,充分利用东城区厚重的历史文化及现代核心区的优势,扩张知识经济的效能,真正打造企业品牌的商机。

此外,还可以在共谋发展战略方面,进行优势互补,建立合理的企业联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增强共同抵抗不合理竞争的能力。

研讨还针对企业在保护知识产权时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实用性的建议。

如企业要避免采用描述主要原料性的商品标志作为名称,如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这些标志性特点都不能作为商标注册。

企业在产品投放市场之前至少要同时进行相关知识产权的登记或申请,由于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都采用先申请制,只有在竞争对手之前申请专利或申请注册商标,才能保证自己拥有此项知识产权。

这样企业既有效地保证了自己拥有知识产权,又不会被他人夺走,还能充分做好进入市场的准备,充分有效地利用法定的知识产权保护期,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

对于已经投放市场的商品,如果出现了知识产权的争议,想要获得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来补救。

记者在东城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了解到,该庭自成立以来,审理了大大小小涉及企业知识产权的案件达1024件。

此次专项研讨为东城区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以及推动区域内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路。



法国葡萄酒:品牌与文化的融合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法国食品标签制度一览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专利申请 如何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