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如何计算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7-07 01:21:36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如何计算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



一、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 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由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如下: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6、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7、冒充专利的行为。

二、侵犯专利权的赔偿计算方式是什么? 专利侵权赔偿数额的确定方式做了明确规定,分成了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按照专利权人因为侵权所受到的损失确定。

第二层次,若损失无法确定,则按照侵权人因为侵权所获得的利益。

第三层次,损失和利益均无法确定,则按照该专利的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第四层次,若损失、利益、使用费均难以确定,则根据专利类型、侵权行为性质和情节,赔偿1万到100万元,这个1-100万元也叫做法定赔偿。

三、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标准是多少?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实际损失确定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条:人民法院依照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追究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时,可以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赔偿数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65条第1款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

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一条的相关规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专利许可使用费的数额、该专利许可的性质、范围、时间等因素,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合理确定赔偿数额。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如何计算



专利权申请成功后,专利权人即享有了相应的权利,即可以对外授权他人使用专利,或者是转让自己的专利,获得相应的报酬。

其具体的利益关系可以根据合同进行规范,只要不违法法律法规对强制性要求即可。

侵犯专利权的形式: 1。没有经过相关专利人的同意,就私自生产或者是制造专利产品,该行为侵犯是专利权人独自享有该类商品生产制造的权利; 2。销售非经专利权人生产的侵权产品,即使销售人没有参与生产的过程,但是进行了销售,其行为也是侵权的,出给能够证明自己产品来源合法且支付了合理对价,经过正规的渠道,且已经尽到了核实的义务,且并不知情,那么该销售商家免责。

3。使用侵权产品,即使没有生产或者是销售该产品,只要是知青的,其使用行为也是对侵权产品的认可,是对该行为的纵容,其不能免责,从各个源头打击侵犯专利权人的行为。

4。没有经得专利权人的同意,直接在宣传上使用专利号,或者是在与他人签订合同时使用该专利号,造成他人误解,给自己谋取利益。

不管该利益是合法的还是不合法的,其行为都是侵权行为,打着他人的旗号为自己牟利,其实质也等同于强制性代理。

给专利权人带来了一定经济影响,如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还会影响权利人的商誉,不论是专利权号还是其他专利有关内容都应当进行充分的考虑,只要能够足以造成他人产生错误是认识,都属于侵权行为。

5。伪造专利权相关文书或者是专利权证书,这种情况显而易见是侵权行为,这种情形可能比较严重,产生一定后果的,可能不仅仅承担民事赔偿,还可能承担刑事处罚。

因为其实质可能侵犯了合同双方的真实的知情权,有合同欺诈的嫌疑。

专利权侵权的赔偿的内容和标准: 一般是根据专利权人所造成的损失先判断赔偿的金额;如果不能判定损失的,可以以侵权人实际获取的利益作为参考;在某些情况下侵权人仅出于生产过程中还没有进行销售,那么实际获得的利润也不能确定,那么可以根据该项专利获得许可所需要支付的费用,其倍数进行记算,记算的具体金额一般能够确定,其具体的倍数需要依照产生影响到后果,其侵权行为的情节进行充分考虑。

同时侵权方和专利权人可以进行协商赔偿金额,协商的范围包括赔偿的项目和赔偿的标准,如果不能达成一致可以提交法院进行判断。

一般法院判决赔偿的金额会在1万元至一百万元之间,除非有相关证据证明实际损失较大。

侵犯专利权涉及民事赔偿的可以用以上方式进行处理 ,如果侵犯行政行为的,可以根据相关规定,受到行政处罚。

情节特别严重的,如果适用刑法的,应当由刑法进行规范。

主要是为了保障专利权人的权利,同时保障社会的经济利益。

购买侵犯专利权的产品是否也侵权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如何计算

侵犯专利权超过诉讼时效如何判决



一、侵犯专利权超过诉讼时效如何判决? 侵犯专利权超过诉讼时效的法院会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规定:“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

” 在司法实践中,各地法院的立案庭在受理时会进行程序性审查,有的还会进行基本的实体审查,所以诉讼时效的问题会被立案庭的法官所提出。

对于超过诉讼时效的案件,法院会受理,但是会提示当事人,案件进入审判庭以后,法院也会主动审查诉讼时效的问题。

所以,即使对方当事人不以超过诉讼时效提出抗辩,法院也会主动审查,发现没有中断、中止和延长事由的,会以判决的形式驳回诉讼请求。

二、专利权侵权不构成犯罪的诉讼时效是多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专利权侵权构成犯罪追溯时效是多久? (1)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5年。

(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期限为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期限为20年 (5)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正常情况下侵犯专利权给专利权人造成的后果都是比较严重的,很少有专利权人在知道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以后没有任何的维权行为,即便是跟侵权方进行协商也能中断诉讼时效的。

因个人不作为而超过诉讼时效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如何计算 专利权强制许可期限

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如何计算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专利申请 如何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