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1095-8705
最新公告:NOTICE
8月1日起,国家知识产权局停征和调整部分专利收费,详情参阅资讯中心公告

专利申请

当前位置:专利申请 > 国内专利 > 专利申请 >

专利侵权的几个原则是什么?,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怎样的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7-06 12:03:13 浏览: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专利侵权的几个原则是什么?,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怎样的

专利侵权的几个原则是什么?



一、 专利侵权的几个原则是什么? 1、全面覆盖原则 全面覆盖原则是最基础的一个原则,要求将被控侵权方案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进行对比,若被控物或方法侵权成立,那么其将具备专利权利要求中的全部技术特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害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

对于该原则我们可以分成三种情况理解: (1)被控物或侵权方案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完全相同,则构成侵权。

(2)被控物或侵权方案与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不一致,只有部分相同,则不构成侵权。

(3)被控物或侵权方案具备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之外,还增加了其他创新的部分,此时也属于侵权。

但是增加部分可以申请新的专利。

2、等同原则 多数情况下,专利侵权适用的是这个原则。

等同原则是指将被控物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进行对比,虽然不完全具备其全部技术特征,但是被控物不具备的专利特征在被控物上面能够找到该特征的等同替换物,例如,等同替换、部件移位、分解或合并等。

此种情况下,被控物被判定侵权。

3、多余制定原则 多余制定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判定中,根据权利要求书的全部技术特征进行区分,分为必要技术特征和非必要技术特征,但仅以必要技术特征来作为专利权保护的范围,从而判定被控物是否覆盖专利权保护的范围。

若覆盖了,该被控物则构成侵权。

在适用该原则时应当注意非必要技术必须是与专利目的无关的次要部分,但是这种区分具有很大难度,所以在适用上要非常慎重。

4、禁止反悔原则 禁止反悔原则又称审批过程禁反言,是为了限制等同原则而出现的,即指专利权人如果在专利审批过程中,为了满足法定授权要求而对权利要求的范围进行了限制性的修改或解释,则在主张专利权时,不得将通过该限缩而放弃的内容纳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专利侵权的情况在司法实践中是比较常见的,特别是造成了严重的专利纠纷的,还需要对照法律上规定的程序来利用法律途径来进行合法的处理,如果对相关情况的处理不清楚的,还可以聘请律师来进行界定,并提出合法的辩护。

淘宝外观专利侵权如何认定 被人外观专利侵权投诉怎么办

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怎样的



热点推荐: 知识产权侵权 侵犯知识产权罪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专利转让 商业秘密 商标转让 注册商标 就专利侵权来看,专利权人的利益是受到了损害的,而此时也是要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其中就包括了民事责任。

那到底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怎样的呢?请在下文中进行具体了解。

一、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怎样的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和专利法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民事法律主要有停止侵权、赔偿损失、清除影响等。

1、停止侵权 所谓停止侵权,是指侵权人应当停止擅自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专利产品或者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依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2、赔偿损失 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当这种财产受到侵犯,并给权利人造成经济上的损失时,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有权依法要求侵权人赔偿经济损失。

赔偿损失的计算方法: (1)以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受到的实际经济损失,作为损失赔偿额。

(2)以侵权人因侵权行为获得的全部利润额作为损失赔偿额。

(3)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数额的倍数合理确定损失赔偿额。

(1-3倍专利使用费,由法官根据具体案情确定) (4)定额赔偿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别、侵权人侵权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币5000元以上30万元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最多不得超过人民币50万元。

3、消除影响 消除影响主要是责令侵权人通过新闻媒介,如在报纸报纸、杂志上发表声明,或者在广播、电视中发表讲话、声明,承认其侵权行为,并作出不再侵权的保证。

以上几种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二、专利侵权需要承担哪些行政责任? 侵犯专利权的行政责任有: (1)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侵犯其专利权,引起纠纷的,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

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可以责令侵权人立即停止侵权行为;进行处理的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2)根据《专利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的,除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外,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根据《专利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构成专利侵权的,侵权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及刑事责任。

当然其中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主要分为了停止侵权、赔偿损失以及消除影响,可以说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赔偿专利权人的损失。

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乐知珠海律师。



专利侵权的行为具体有几种



一、专利侵权的行为有哪些 1、未经许可制造专利产品的行为; 2、故意使用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的行为; 3、销售、许诺销售未经许可的专利产品的行为; 4、使用专利方法以及使用、销售、许诺销售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的行为; 5、进口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专利方法直接得的产品的行为; 6、假冒他人专利的行为; 7、冒充专利的行为。

二、有关专利侵权收集证据 专利权人再确认自己的专利权有效、专利侵权成立之后,方可着手进行搜集证据。

(1)有关侵权者情况的证据。

侵权者确定的名称、地址、企业性质、注册资金、人员数、经营范围等情况。

(2)有关侵权事实的证据。

构成专利侵权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侵权行为,这些方面的证据有侵权物品的实物、照片、产品目录、销售发票、购销合同等。

(3) 有关损害赔偿的证据。

专利权人可以向侵权者要求损害赔偿。

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可以是专利权人所受的损失。

但专利权人要提供证据,证明因对方的侵权行为,自己专利产品的销售量减少,或销售价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费用或少收入的费用等损失。

(4) 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也可以使侵权者因侵权行为所得的利润。

专利权人要提供证据,证明侵权者的销售量、销售时间、销售价格、销售成本及销售利润等。

以此为一句,计算侵权者所得的利润。

(5)要求损害赔偿的金额还可以是不低于专利权人与第三人的专利许可证贸易的专利许可费。

为此,专利权人要提供已经生效履行的与第三人的专利许可证协议。

(6)侵权者侵权利润的确切证据,有时无法得到。

在进行诉讼时,可以先提供一些粗略的证据,待确定专利侵权后,可以请求法院对侵权者进行查账,以确定侵权利润。

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算计出侵权者应付的赔偿金额。

专利权人在侵权人侵权事实和证据充分确凿的情况下,可向专利局等有关行政部门举报,由其采取行政措施,对侵权人的侵权行为进行调查核实后作出行政处罚。

在行政裁决过程中,有关专利行政部门基于有关当事人的申请,可对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进行调解。

专利侵权纠纷处理期限是怎么规定的 专利法侵权如何赔偿

专利侵权的几个原则是什么?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专利侵权的民事责任是怎样的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申请专利 如何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