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想搜
申请专利
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申请
商标代理
知识产权
专利代理
如何申请专利
专利申请流程
商标分类
怎么申请专利
专利侵权
专利申请费用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申请
知识产权代理
专利
专利转让
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产品
专利申请网
外观专利申请
商标申请
专利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代理
PCT申请
专利查询
实用新型专利
商标注册流程
商标侵权
商标注册费用
申请商标
商标注册代理
专利检索
商标申请流程
商标注册公司
中国商标
商标
商标注册网
发明专利
商标注册流程及费用
中国商标注册网
商标网
商标转让
专利申请公司
外观专利
专利权
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
美国专利申请
PCT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申请流程
欧洲专利局
知识产权保护
外观设计专利,外观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
专利诉讼
外观设计专利期限
外观设计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咨询热线
182-1095-870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57号
电话:182-1095-8705
邮箱:2101183472@qq.com
电话:182-1095-8705
邮箱:2101183472@qq.com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不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7-06 12:02:24 浏览: 次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专利权权属纠纷案,不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专利权权属纠纷案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04)沪高民三(知)终字第13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商邱路387号。
法定代表人张骏莳,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张骁铭,上海市申茂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汪涛,上海市沪中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上海惠海生化制品厂,住所地:上海市南汇区盐仓镇川南奉公路5918号。
法定代表人黄新观,董事长。
委托代理人金武,该厂职工。
原审第三人沙龙华。
上诉人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因专利权权属纠纷一案,不服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3)沪一中民五(知)初字第93号民事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
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
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委托代理人均到庭参加诉讼,原审第三人经本院合法传唤未到庭参加诉讼。
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审法院查明:从1977年11月至1978年6月,第三人曾在上海生物化学制药厂(下称生化厂)肝素小组工作。
1982年11月,生化厂制定了《“肝素钠”产品工艺规程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法》,在《“肝素钠”产品工艺规程》上署名的车间技术负责人为黄臻辉、技术科长为蒋永生、总工程师为陈浩然。
后“肝素钠”产品获得药品批准文号。
生化厂制定的《技术保密制度暂行规定》中规定的保密范围有“1、我厂目前在产及以前研究生产过的品种的工艺、技术、资料、档案、内控质量标准及化验方法(药典已收载的除外),有关技经指标、特殊设备及图纸等。
2、正在研究开发的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设计方案,工艺、技术、图纸、资料、检定方法及技经指标”等。
在1993年7月13日第三人与生化厂签订的《劳动合同》中亦约定了乙方(第三人)必须遵守保密规定,不得泄露本企业的技术秘密和经济秘密。
从1991年开始,第三人在生化厂负责血管舒缓素(胰激肽释放酶)的科研攻关项目。
1994年7月,生化厂和上海第一制药厂联合组建了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
公司组建后,原生化厂和上海第一制药厂改为隶属于该公司的内部核算单位。
第三人遂被安排在公司研究所工作,从事二酶(胰激肽释放酶、弹性酶)项目的科研攻关。
1996年12月1日,第三人从公司研究所被调往生化厂,1997年10月31日又因工作需要被调往金隆分厂,负责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2000年5月8日,第三人向公司申请提前退休。
同月29日,公司同意第三人提前待退休,并要求第三人不得泄露和应用公司产品的技术和资料。
2001年12月,上海第一生化药业公司变更名称为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即原告。
被告成立于1999年9月14日,经营范围为医药中间体、化妆品中间体的制造、咨询及科技“四技”服务等,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万元,其中,第三人出资人民币22万元,出资比例为7.33%。
2000年8月1日,被告聘请第三人担任该厂总工程师。
同年9月7日,被告以第三人和金武为发明人,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名为“一种肝素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该申请于2001年2月 14日公开,其内容摘要为:“肝素的提取起始原料为肠粘膜,通过酶水解或者盐水解得到含有肝素的溶液,再通过聚苯乙烯二乙烯苯三甲胺季胺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洗涤,洗脱出肝素类粘多糖物质,本发明特征是此物质经过精制、纯化操作最终得到精品肝素,采用有机溶媒的分级沉淀,从中分离出类肝素类其他粘多糖,如硫酸皮肤素等物质,再经过二次过氧化氢氧化的精制操作,使最终精品肝素质量达到单位效价高,无菌、无热原、无杂质,透光率、收得率均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且操作简便,适合于规模生产。
”2003年1月3日,原告就上述发明专利申请权纠纷,向上海市知识产权局请求调解,但未能与被告达成调解协议。
同年6月11日,上述发明专利申请获得授权,专利号为ZL 00 1 25093.0。
另查明,上述发明专利的发明人之一金武于1990年从复旦大学管理科学系管理科学专业毕业,先后在上海自动化仪表三厂、上海虹口区工业供销公司等单位工作。
被告成立时,金武出资人民币23万元,出资比例为7.67%。
2001年7月,经被告申报,金武获得生物医药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
原审法院认为,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第三人从1977年11月至1978年6月在生化厂肝素小组工作。
而生化厂的《“肝素钠”产品工艺规程和岗位安全技术操作法》形成于1982年11月,且在《“肝素钠”产品工艺规程》上署名的车间技术负责人为黄臻辉、技术科长为蒋永生、总工程师为陈浩然。
因此,原告提供的证据既不足以证明在“肝素钠”产品的核心技术形成时,第三人接触或知悉该技术,又不能证明该技术是第三人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故原告认为第三人将原告“肝素钠”产品的专有技术泄露给被告申请专利,进而要求被告将名称为“一种肝素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专利的申请权归还原告的诉讼请求缺乏事实依据。
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六条第一款之规定,判决如下:原告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一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1,000元,由原告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负担。
判决后,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称:原审法院认定上诉人所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第三人曾接触或知悉“肝素钠”产品的核心技术,也不能证明该技术是原审第三人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属认定事实不清。
实际上,上诉人早在 1977年初已经掌握了“肝素钠”的产品工艺,而被上诉人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几乎与上诉人的技术一致。
原审第三人从1977年11月到1978年6月之间在上诉人的肝素车间工作过,作为厂里技术人员,原审第三人不仅有条件取得上述技术资料,并且也有能力从一个中等技术人员的角度去理解、掌握该项技术,故涉讼发明专利应作为职务发明归上诉人所有。
上诉人请求撤销原判,判决专利“一种肝素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00125093.0)的专利权人为上诉人。
被上诉人上海惠海生化制品厂辩称: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原审判决是正确的。
原审第三人沙龙华在庭审前向本院提交的书面意见称:上诉人1977年的技术与1983年5月公开出版的《药物制剂注解》中的技术是一样的,该技术已被市场淘汰,系争的专利技术是从动物肠粘膜中提取的一种高规格肝素的新技术。
二审中,上诉人提供了《肝素钠药品生产工艺规程》目录和1977年的肝素钠离子交换法试产暂定工艺、离子交换法生产肝素钠精制工艺(暂定),用于证明上诉人早在1977年初就掌握了系争发明专利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原审第三人利用了上诉人所有的未公开的技术资料。
不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一、不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专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 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 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 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五) 为提供行政 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二、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一)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专利权无效宣告的机关是哪个 哪些情况下不能授予专利权
不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
一、不侵犯专利权的行为有哪些 《专利法》第六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一) 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二) 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三) 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四) 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五) 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
二、侵犯专利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一)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专利侵权行为分为直接侵权行为和间接侵权行为两类。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的,可以按照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
赔偿数额还应当包括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
专利权受专项法律保护吗 专利权终止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专利权权属纠纷案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不侵犯专利权的情形包括什么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专利代理 如何申请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