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你想搜
申请专利
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申请
商标代理
知识产权
专利代理
如何申请专利
专利申请流程
商标分类
怎么申请专利
专利侵权
专利申请费用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商标注册申请
知识产权代理
专利
专利转让
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产品
专利申请网
外观专利申请
商标申请
专利网
商标注册
专利申请代理
PCT申请
专利查询
实用新型专利
商标注册流程
商标侵权
商标注册费用
申请商标
商标注册代理
专利检索
商标申请流程
商标注册公司
中国商标
商标
商标注册网
发明专利
商标注册流程及费用
中国商标注册网
商标网
商标转让
专利申请公司
外观专利
专利权
专利申请流程及费用
美国专利申请
PCT专利申请
发明专利申请流程
欧洲专利局
知识产权保护
外观设计专利,外观专利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
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期限
专利诉讼
外观设计专利期限
外观设计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咨询热线
182-1095-8705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红莲南路57号
电话:182-1095-8705
邮箱:2101183472@qq.com
电话:182-1095-8705
邮箱:2101183472@qq.com

专利侵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专利代理 发布时间:2023-07-05 10:48:56 浏览: 次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 专利侵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专利侵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专利侵权行为是指没有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使用其专利的行为。
因为专利涉及到专利发明创造的所有关系和流转关系,影响到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合法受让人、被许可人的权益;同时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
所以,对于专利侵权行为,我国法律是严加控制的。
因此,实施了专利侵权行为,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侵权行为的民事责任 专利法对专利侵权主要是采用民事制裁,专利管理机关或者人民法院在处理侵权的时候,主要是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和赔偿损失。
停止侵权是最有效、最直接的防止继续侵权的方法。
根据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任何人未经许可,为了生产经营目的,实施了侵犯专利的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停止侵权。
同时,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还可以请求采取预防措施,如处置已经生产出来的侵权产品等,人民法院可以做出诉讼保全的裁定,责令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采取查封、扣押、冻结、责令提供担保等诉讼保全措施等。
专利权人一旦证明了侵权的事实,就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专利侵权的损害赔偿,应当贯彻公开原则,使专利权人因侵权行为受到的实际损失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
《专利法》第60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 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20条和第21条对专利侵权赔偿数额作了如下规定: 1、按权利人受到损失确定,其计算基准是每件专利产品的合理利润; 2、按侵权人所获得的利益确定,其计算基准是每件侵权产品的营业利润或销利润售; 3、上述二项都不能确定时,有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的,参照该专利 许可使用费的1至3倍确定; 4、无专利许可使用费可以参照或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明显不合理的,法院可以在5000元至30万元之间加以确定,最多不超过50万。
另外,因专利侵权行为不仅使专利权人或利害关系人的经济利益受损,而且往往使他们的业务信誉受到损害。
因此,专利权人不仅可以要求经济损失赔偿,而且还可以要求采取恢复专利权人的业务信誉的措施。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
诉讼时效的起始日期是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侵权行为之日。
也就是说,从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得知或者应当得知其专利权受到侵犯之日起两年内,可以对侵权人起诉,超过这个时效期限,法院就不予受理了。
二、侵权行为的行政责任 我国《专利法》对侵权行为中的假冒他人专利、泄露国家机密、徇私舞弊等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
另外,我国专利法还对侵犯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合法权益的行为规定了行政责任。
其目的在于维护科技人员和进行科研创造的其他人员的合法权益,以保护和激励他们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2000年《专利法》还独列一条作为第59条:“以非专利产品冒充专利产品、以非专利方法冒充专利方法的,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改正并予公告,可以处5万元以下的罚款。
”这样,专利管理机关可依法主动出击,有力地打击假冒专利的违法行为。
这对于维护专利的声誉,更好地发挥专利制度的作用,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专利管理机的执法职能,维护广大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保证专利制度的健康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侵权行为的刑事责任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专利侵权主要给予民事制裁,但有时也需要刑事制裁。
因为侵权不仅仅涉及专利权人的财产权,有时也涉及公共利益。
对违反公共利益的最有效的制裁是刑事制裁。
我国专利法对假冒他人专利、泄露国家机密以及徇私舞弊这三种行为规定了刑事责任,分别规定于《专利法》第58、64、67条。
1、假冒他人专利是指非专利权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在其产品或者产品包装上人为地标注专利权人的专利标志或者专利号,冒充专利权人的专利产品,以假乱真,以劣充优,在市场上销售的行为。
2、我国专利法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将在国内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的,应当首先向我国专利局申请专利,并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同意后,委托国务院指定的专利代理机构办理。
规定这样的申请、审查程序,目的是保守国家的机密。
对于违反法律, 擅自向外国申请专利,泄露国家机密的,由行为人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比照刑法以泄露国家秘密罪论处。
3、徇私舞弊是指在受理、审批专利申请的工作中或者在接受申请人委托办理专利事务的工作中,或者在处理专利纠纷工作中,明知是不符合授予专利权的条件而授予专利权,或者明知是符合授予专利权的条件而驳回申请,或者剽窃申请人的技术等行为。
执法、司法人员的徇私舞弊行为不仅给直接受害人造成损害,还妨害了国家法律的实施,破坏了法制的尊严,因此必须依法坚决制止并予以制裁。
侵犯专利权具有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个方面。
专利人要注意,应在知道被侵权的两年内提起诉讼,错过时间,法律就不予受理了。
但是,介于专利权纠纷问题较为复杂,如果专利权人有相关的困扰,建议寻找专业的专利律师,维护自身的正当权益。
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热点推荐: 知识产权侵权 侵犯知识产权罪 专利申请 著作权登记 专利转让 商业秘密 商标转让 注册商标 专利侵权行为在经过确认之后,那么就要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了,这是逃不掉的。
至于法律中规定的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可能大多数的人都不是很了解,接下来,就让乐知小编为您做详细解答。
一、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根据专利法及其有关法律的规定,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
(一)行政责任 对专利侵权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有权责令侵权行为人停止侵权行为、责令改正、罚款等,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事人的请求,还可以就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进行调解。
(二)民事责任 1、停止侵权 停止侵权,是指专利侵权行为人应当根据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的处理决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实施的专利侵权行为。
2、赔偿损失 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专利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所受到的损失或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可以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
3、消除影响 在侵权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给专利产品在市场上的商誉造成损害时,侵权行为人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式承担消除影响的法律责任,承认自己的侵权行为,以达到消除对专利产品造成的不良影响。
(三)刑事责任 依照专利法和刑法的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情节严重的,应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二、专利侵权的救济 (一)救济途径: 1、自行和解:在双方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
2、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调解和处理,依靠行政手段责令侵权者停止侵权并对其进行处罚。
3、向法院起诉,要求侵权者停止侵权并赔偿因侵权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三者比较: 1、自行和解:迅速、友好地解决纠纷,可以留下继续合作的空间,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专利侵权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一、专利侵权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1)有被侵犯的对象:即侵犯的必须是受专利法保护的专利产品或方法,对于已经过去,宣告无效或放弃的专利的实施,不构成侵权; (2)有法定的侵权行为:如制造、使用、销售或许诺销售、进口别人的专利产品,或使用了别人的专利方法、使用、销售、进口了以该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 (3)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即以营利为目的实施他人专利的行为,如果专门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技术活个人出自爱好或自用等非营利目的制造、使用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的行为,也不属于侵犯专利权; (4)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如果是经专利权人许可或默许的实施行为,则不构成侵权。
二、专利侵权的取证方法 1、自行取证和委托律师调查取证 由于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较强,由权利人自行取证,对取证的方向和范围把握的十分准确会有一定的难度。
律师是专门从事法律工作的,以向社会提供法律服务为职业。
律师不仅具有丰富的法律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和熟练的诉讼技巧,能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为当事人作出适当的选择。
一般说来,律师调查取证要比当事人调查取证方便得多,收集证据的范围也更加广泛、精确。
在司法实践中法官往往也会对律师另眼相待、提供更多的方便。
2、申请公证机关进行证据保全 公证机关的法定业务之一便是“保全证据”。
公证证据具有推定为真的效果。
《民事诉讼法》第59条规定:“人民法院对经过公证证明的法律行为、法律事实和文书,应当确认其效力。
但是,有相反证据足以推翻公证证明的除外”。
公证机关对证据进行保全,其效果与法院依职权所进行的保全,是相等的。
在诉前,当事人能够充分运用公证机关收集、保全证据,是一个做好诉前准备的有效措施。
3、申请法院进行诉前证据保全 2002年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5条:“法律、司法解释规定诉前证据保全的,依照其规定办理”。
这就为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向法院申请诉前证据保全确定了一个合法依据。
最高法院2002年1月实施的司法解释《关于诉前停止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和保全证据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规定了在商标权侵权案件中,可以申请诉前证据保全。
最高法院2001年7月1日实施的《关于诉前停止侵犯专利权行为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 16条也规定了诉前证据保全。
最高法院2002年10月15日实施的《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以下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其中有一项就是:“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证据保全案件”。
可见,申请诉前证据保全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中是大量存在的。
保全措施后,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应在法定时间段里提起诉讼。
如果没有向法院提起诉讼,则此种保全措施应当予以解除,或者将有关证据予以销毁或发还,同时申请人还要就此所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4、申请人民法院调取证据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取得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专利侵权情况的认定必须结合犯罪事实来进行合法的认定,特别是涉及到立案侦查的标准认定上,应当由司法机关根据规定的标准来进行认定,如果符合立案侦查的条件的,则必须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况来进行合法的处理,具体情况应当结合实际而定。
专利侵权诉讼时效是多久? 怎样判定外观专利侵权?
专利侵权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的介绍就聊到这里。
更多关于 专利侵权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
关键词: 申请专利 专利代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