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良专利:与ENDOVASCOLOGY关于假性动脉瘤的鉴别诊断介绍
今天,乐知网小编 给大家分享姜维良与ENDOVASCOLOGY关于假性动脉瘤的鉴别诊断介绍,如果能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导读目录:
1、姜维良与ENDOVASCOLOGY关于假性动脉瘤的鉴别诊断介绍
2、金达威公司最新公告:控股子公司取得1项发明专利证书
3、2022年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超300万件,全球第一
标题:姜维良与ENDOVASCOLOGY关于假性动脉瘤的鉴别诊断介绍
姜维良教授是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先天性脉管畸形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
近年来,腔内治疗已经从开始的只做简单的病例,到现在成为周围血管疾病主要的治疗策略,这样的进展离不开Endovascology作出的贡献。
Endovascology会议至今已举办22届,越来越多的国外专家、学者的身影说明了Endovascology会议俨然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每年我们都能看到国内、外腔内血管外科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
同声传译也是大会的一个特色,使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可以毫无障碍的对腔内血管外科领域最热门的话题进行深度讨论。
Endovascology会议能够一直保持国际化的视野,给国内的医生带来更多的国际上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诊疗策略。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由于主动脉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破口流出后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的一种疾病,分为活动性出血和非活动性出血两种类型,通常活动性出血的病情凶险,短时间内可以造成严重休克危及生命,非活动性出血的病例短期内也易出现包裹组织破溃转为活动性出血,所以假性动脉瘤一经发现应尽快治疗。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在中国的发病率远高于西方国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可能是人种不同导致,有研究显示中国人多发免疫性血管病,而西方国家多发真性动脉瘤、动脉硬化等;其二是感染引起的感染性假性动脉瘤。
目前,临床上主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有外科开放手术、杂交技术和腔内修复术,但是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远差于真性动脉瘤的治疗效果,其主要原因是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壁强度非常差且易在同部位或其他部位反复发作。
其中,感染性假性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区别于一般的假性动脉瘤的治疗,其治疗难度更大,尤其是在中国北方牧区的特殊感染引起的假性动脉瘤,例如布氏杆菌。
总的来说,在假性动脉瘤治疗之前应先对其进行鉴别诊断,然后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制定特异性、个体化的治疗策略。
标题: 金达威公司控股子公司取得1项发明专利证书:一种烟酰胺核糖激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金达威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诚信药业收到国知局颁发的1件发明专利证书,发明名称:一种烟酰胺核糖激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酰胺核糖激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构建的烟酰胺核糖激酶突变体酶具有酶成本低,转化时间短、工艺操作简单等特点,具有大规模工业应用的广阔前景。
金达威主营业务:营养保健食品原料、医药原料和营养保健食品终端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业务。
公司董事长为江斌。
标题:2022年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超300万件,全球第一
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十二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现场,参观者体验VR设备。本届广西发明创造成果展览交易会展示254项优秀专利。
2022年,中国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截至去年底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21.2万件,成为世界上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超300万件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
在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中,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32.4万件,同比增长24.2%,占发明专利有效量的比重超过四成。
而在中国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效发明专利达到95.2万件,同比增长18.7%,所占比重为71.9%,产业创新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同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核算,2021年中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突破14万亿元,达到14.3万亿元,同比增长17.9%,继2020年迈上12万亿元台阶之后,再创新高。
国外在华知识产权数量也稳步增长,截至2022年底,国外在华发明专利有效量达86.1万件,同比增长4.5%,涉及国外企业5.8万家,较上年增加0.2万家。
姜维良与ENDOVASCOLOGY关于假性动脉瘤的鉴别诊断介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
更多关于 姜维良专利 的资讯,可以咨询 乐知网。
(乐知网- 领先的一站式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聚焦 专利申请,商标注册 业务)